真题解析 ●
01 特点
总体来说,2020年西政新传的考题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了,这主要体现在题量、题型、题目本身等方面。接下来,小田心就带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从题量来看,2020年的题量相对减少,但更注重对知识深度的考察。2020年两门专业课共考察了9+13道题,即706/334的采访与写作部分考了9道题,810/440的新闻与传播考了13道题。与2019年的9+16道题和2018年的11+15道题相比,题量变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对我们的要求降低了,“量”的减少意味着对“质”的要求的提高,这不仅考验大家的心态和临场反应能力,也考验大家的知识深度、洞察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从题型来看,一方面,在业务部分(706/334),西政更加兼顾理论,并更注重考察知识的全面性。2020年西政的业务考察的范围依然是新闻采访与写作,但今年采访部分涉及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如在考察采访实务的基础上,也考察了记者手记的特点、新闻采写原理等知识点。同时,写作部分考察的范围更加全面,除了消息改写、评论写作等常规题目,今年新增了“荐读栏目”,让大家在给定的几本书目中选择一本,并给杂志荐读栏目写一篇200字的推荐,这就要求大家在平时不能只学习给定的参考书目,像《乡土中国》《全球通史》《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的延伸阅读书目也是需要大家有一定涉猎的,如果这几本书你都没有读过,那你怎么“推荐”呢?这体现了西政对考生的新的要求,即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要主动学习,广泛吸收。
另一方面,在理论部分(810/440),西政更注重回归基础,考察细节。西政今年新闻和传播部分的考题,几乎每一道都能在书上找到,如新闻的趣味性、总体真实、新闻文化、“好奇说”与“群居说”、新闻传播者从事的永远是创造性的工作、传播效果与信源的可信性、组织内传播等。另外,理论部分更加注重考察细节,如810/440中的第一个简答题——为什么“好奇说”与“群居说”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新闻观,可能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只注意到了“好奇说”与“群居说”,但从未思考过它们和马克思唯物主义新闻观的联系,因此在面对这道题时,只能答出“一半”,其实这道题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的16页到18页就可以找到,童兵老师用一整节的篇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道送分题。这也说明了西政新传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大家在备考阶段,一定要认真研读书本的每个细节,而且,对于参考书目不多的你们来说,是有充分的时间吃透每一本书的,所以,千万不要偷懒哦~
从题目本身来看,2020年西政新传的考察内容更加反映现实。一方面,在新闻采访与写作部分,消息改写题和评论写作题的材料分别提到了“关于重庆市整治P2P网贷的金融管理部门通告”和“帮扶老人”,这些都是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以这类问题作材料,能够考察学生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和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闻与传播部分,题目考察到了“为何新闻业的研究领域应当关注现在所面临的的核心政治、技术和经济问题,以及这句话对当前新闻教育的启发”、“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展现了看不见的中国”、“大众传播的‘去大众化’”等等,这些议题都是当前学界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让老师看到你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
看完这些,是不是感觉西政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呢?其实大家也不用太害怕,因为西政新传的参考书相对于其它学校来讲较少,在同样的备考时间内,西政考生的优势更大,因为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吃透每本书,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延伸阅读,延伸思考,而且,跟着小田心的全程课程、重点笔记、公众号推文、聚沙成塔,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没有翻越不了的大山。
02 书目剖析
从题目看,重点出题的书目还是以《传播学教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主,其他书目和知识点为辅。建议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将这三本书作为重点来学习,当然,这里不是说其他书目不重要,而是这三本相对来说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