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的复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诵,没有计划的死记硬背并不能为考试带来有效果,只是单纯的知识填鸭而已,暑假时考研备考最关键的一段时间,考研政治的复习更是要在暑假期间做到有成效,所以复习的方法和知识点的概括十分重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
联系今年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事件,谈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命题和任务。去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专门讲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是考研政治的重点之一。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哲学启示
1.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事物有多种运动变化;
(2)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3)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经历起伏曲折的道路。
2.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要求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2)过程论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要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
②过程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事物和对象在发展,人的实践在发展,实践的各种条件在变化。所以我们的认识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1)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是适应了未来的发展条件应运而生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旧事物则相反。
(2)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成为新事物,正是因其新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3)新生事物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就社会领域而言,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所以,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关材料二: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和意义
1.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