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专业介绍
二、招生目录
学习方式
全日制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02.文艺美学
03.中国文学批评史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33文艺学
④832中外文学基础
考试科目④中外文学基础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础知识。
三、近几年复试线
近三年分数线汇总
2020:55/90 360
2019:55/90 350
2018:50/90 330
四、报录比分析
2020录取情况:
2020录取(上图)与2020复试(下图)对比
5人复试,最后录取4人
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63分
录取最低分数为366分
2019录取情况:
王艺霏文艺学初试分数406
2018录取情况:
陈威文艺学初试分数384
孔奇文艺学初试分数377
五、考研指导
影响考研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时间的安排、研友的帮助等。我认为考研要成功,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在准备考北大文艺学第一天就弄明白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它能够在你累了倦了想放弃的时候提醒你当初的坚持的原因;考研还需要坚定的意志力,说白了考研成功无非“坚持”二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漫长的一年中你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在我周围就有很多这样令人惋惜的同学,仅仅因为一时的灰心或者厌倦而推到了整座考研大厦。而有几个一同努力地研友,对于坚定意志力成功登顶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个人就是研友互助的极大受益者,我的考研小组一共六人,都是在北京新祥旭考研机构认识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宿舍,大家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一起做题、背书、讨论,甚至互相帮办搬书,那种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随时有一群人为在你身边的温暖,是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重要因素,最后我们六个人差不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其中有北大、北师、人大、首师大、北语等。
另外,合理的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新祥旭考研机构给我们安排通常早晨6点半起床,7点半之前开始一天的学习。复习的内容也是按照考研时间安排计划的:8点半之前背英语单词和作文,8点半到11点半看政治和专业一;中午的午休一定不能少,它能保证下午的复习质量;下午一点半起床,2点准时到自习室开始做英语,4点左右开始看专业二,晚上是专业课和政治。我没有开夜车的习惯,因为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另外无论你晚上头脑多么清醒,考研也是在白天进行的。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六、考研真题
2020:832中外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3*5分)
1.歌队
2.文学四要素
3.东北作家群
二、简答题(55分)
1.民歌的政治功能。(15分)
2.萧统“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这段话中体现了什么文学现象(一两句话即可,2分)
试举例说明你对此的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
3.论述战国楚地文学特点。(大概是这样的)(15分)
4.结合《三国志演义》成书过程,分析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世代累积型”特点。(15分)
三、论述题(4*20分)
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缘起和特点。
2.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3.试举例说明,中外文学史上,文学观念的变迁的原因、影响(记不太清了)
4.赵树理的艺术特色。
2019:832中外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元嘉体
2西昆体
3卢梭
4《歌谣》周刊
5新写实小说
6礼拜六派7《美狄亚》
8《故事形态学》
二简答
1审美体验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上的特殊功用
2《儒林外史》对《水浒传》的继承发展
3曹禺戏剧创作及艺术特征
三论述
1如何看待“《诗经》最大之艺术,就在于没有艺术”
2试评论汪曾祺的小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