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21-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MPA考研经验及辅导班 初试计划制定

陈老师 / 2020-11-21

 

1)基础阶段分学科。

英语是我的弱项(六级考3次才过orz),所以在基础段时,我更多学习英语;个人的一点想法是,如果备考时间充足,基础段少一点功利心,不要完全注重题目能不能做对(最好不要做真题),多接触知识的本质。换句话说就是,学英语,专注于自己英语能力的提高,学一下词根词缀呀,看几篇英文外刊;学数学,关注在知识点本身的理解,能自我推导最好;学逻辑,多于现实生活结合,提高自己说话的逻辑性;学写作,用管理学、经济学的思维看待各个社会现象,掌握一些母理、母例。第一阶段打基础,多问问自己学到了什么,不要问自己我错了多少题。

2)强化阶段分题型。

在基础段结束,开始接触真题后,一定要尽详细的规划自己的分数预期。我按260的目标开始规划的,因为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不好,觉得专业课的面试随机性太大,所以想尽可能在初试上占点优势,首先把260分配下去就是:英语80,管综180;接着把各分数具体细化到题目,

这一步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时间安排。比如,以前的经验告诉我,完形提高起来真的很困难,而且分值也不高,所以我给自己了6个的错误空间,因而我几乎没有在完形上花费额外的时间,只是做真题的时候,看视频讲解时,顺带看了一下。再比如英语二的新题型,很多人都认为是送分的,但是做了几套题之后,我发现自己总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错一道,而新题型套路性不太强,所以我就给了自己1道的空间,而把更多精力放在阅读A上。结合自己的情况及时修正,多考虑成本收益的情况,找到自己能更快提分的地方,也要清楚自己的软肋,不要过度为难自己。第二阶段找软肋,综合分析自己的情况,看看哪些地方我还能提分,哪些地方就战略性放弃了。

3)冲刺段练速度。

查漏补缺,达到目标的花20%的精力巩固,重点且未达目标的70%突破,剩余10%的精力花到之前战略性放弃的,看看是否能提高。

4)整体时间规划。

从备考时长来看,大致就是基础段50%的时间,提高段30%,冲刺段20%。我没有细化到多少天是因为每个人备考时间不同,过分强调天数反而缺乏灵活性。

各科目具体备考情况

1.英语

整体情况:一开始为了偷懒,直接报的新祥旭的全程班。基础段-先把单词过了两遍,然后系统学了阅读各题型,再开始的大作文的写作。提高段-先做的英语一2011-2019的真题(除翻译和大作文),再做的英语二2010-2019。冲刺段-学习完形填空和小作文,重新做了一遍英语二的阅读,把写的大作文全部改了一遍。英语切忌刷模拟题,市面上的模拟题真的出得不好,做多了会让自己怀疑人生的

单词上:我是在寒假开始跟朱伟的《恋恋有词》的,先看的真题版(绿皮,今年好像改黄皮了)所有单元,再看的题源版(粉皮)的高频和中频单元。基本没有单独背单词,都是跟着视频刷的,后期出了速刷版,就又跟了一次。相当于一共看了三遍。

阅读:全程跟的章晋林老师(林哥)的课。先学的《致命32分》,了解阅读的逻辑;然后做真题,跟着林哥的思路自己先把所有题过了一遍,正确选项找为什么,错误选项看怎么设置的,再看真题讲解视频验证和修正自己的想法。最后两个月用的林哥出的模拟题,书名是《35+8》,这是市面上少有的质量高的模拟题。章晋林老师有微博,且跟他互动基本都会回,备考后期看林哥微博的小视频、跟他互动缓解了我很大部分的考试紧张感。

写作:全程跟的杨凡达老师(小公主)的课。先学的大作文-《写作宝典》,再写的小作文。这个就没什么分享的了,关键还是要自己写。杨凡达老师有微博,且跟他互动也基本都会回,有时候拿捏不稳的词语用法就会跟他讨论。

完形填空:有跟过韦林的老师的课,个人感觉没什么效果,可能也因为我没怎么花心思在完形上吧。考前两周看了宋轶轩的四节课,逻辑很清晰,按阅读的方式搞完形,基本分清了哪些空是必须拿的,哪些就随缘吧。

翻译:其实没怎么花时间,最后两周把真题都翻了一遍。跟了杨凡达老师微博的系列小视频学了一下美化方式

2.数学

整体情况:可能这一块的经验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因为自己是理科生,高中数学也还不错,所以基本没有看视频,先刷了一遍机工版的《高分指南》,然后刷了一遍老吕的《母题800练》,个人感觉两本书差别不大,只刷一本即可;非要说有差别的话,《高分指南》偏知识点,《1000题》偏题目逻辑。两本书刷完后,就只是做真题和模拟题,没有单独再复习过了,模拟题用的老吕的《综合冲刺20套卷》。只有最后三周为了稳心态,看了老吕的美观大法课程,这个课程很推荐,但不要太早看了,最好是已经做了足够多题了,感触才会更深。

3.逻

整体情况:逻辑不建议只做题,很容易陷入困境。老师的选择上,我先后跟过赵鑫全、王诚还有老吕,当然大部分时间跟的老吕。我觉得赵鑫全和王诚就像学校的老师,每个知识点都要讲很久,感觉自己是听懂了,但是做题很容易跑偏;老吕像补习的老师,可能一开始觉得没怎么讲知识点,过分强调做题技巧,但是完全跟完后,会发现他其实每个知识点都覆盖到了的,只是没用那么官方、学术的方式讲出来。这个还是看个人,很多人接受不了老吕的方式,可我就真的很喜欢。用书情况:基础阶段先用的赵鑫全的《逻辑精点》,20天做完后感觉还是没怎么懂,就又做了老吕的《母题800练》。强化段做真题,用的“MBA大师”app把所有真题(包括MBAMPAcc等)做了一遍。冲刺段做的老吕的《综合冲刺20套卷》。

形式逻辑:这个没话说,老吕是绝对王道,看老吕的一天学会形式逻辑就够了,做题快、准确度高。也有看过赵鑫全的讲法,跟我大一上通识课的讲法一样,用什么内涵外延、反对下反对关系之类的讲法,要是想切切实实学懂逻辑,那跟赵鑫全没有问题,讲得也挺清楚的;不过我个人还是不喜欢,因为感觉太绕了,这样做题也很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判断失误,所以还是跟老吕的体系走的。

论证逻辑:对于我来说,这一块最难,比综合推理都难。先看了几节赵鑫全的课,但是感觉他的讲法太散了,自己学的很混乱(也可能是我的问题);后来觉得老吕的形式逻辑很牛逼,论证应该不会太差吧,就跟老吕了。跟了全系列,也是尤其推荐最后几周看美观大法

综合推理:最后学的综合推理,直接跟的老吕,但是看了两节课就放弃了,因为觉得综合推理更多还是要自己做题,技巧太少。随便说一句,我从小很喜欢玩数独,觉得综合推理还挺简单,所以建议大家休息的时候可以玩玩数独。

4.写作

整体情况:先跟的王诚,写了5篇左右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才开始写论说文;后期跟的老吕的写作母题课。论证有效性分析关键在于把逻辑里面的论证逻辑学清楚,然后多写几篇,练一下自己的语言。论说文上,个人觉得,可以先跟王诚,了解写作结构内容的安排,非常规范,能抓住判卷老师的心。但是只跟王诚吧,就觉得自己有结构了,也知道要从必要性,可行性,困难性之类的分析,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个事件到底有些什么必要性。王诚讲的很散,完全跟着真题分析,跳脱这些题目,面对新的题目你的思想还是会在类比上。所以我又跟了老吕的写作母题班,这个真的非常推荐,通过详细讲述生活中会用到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待一些社会现象,从成本、收益、风险、方法的角度解读,跟王诚的内容会有对应,但是老吕的框架我更能接受吧。有人说老吕的深度不够,但是我反而觉得老吕的深度更深,只是结构上可能没有王诚的那样工整。

资料汇总推荐

1.书籍类:

1)英语:单词-朱伟《恋恋有词》真题版和题源版;阅读-章晋林《致命32分》、《35+8》;写作-杨凡达《写作宝典》。真题详解-朱伟《历年真题深度详解》(比市面上的讲解都详细!!)。

2)管综:数学-陈剑《高分指南》或者老吕《母题800练》;逻辑-老吕《母题800练》;写作-王诚《写作历年真题全解》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