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623)
一、解释题(8*5=40)
1.诗界革命
2.文学研究会
3.论语派
4.孤岛文学
5.秦仲义
6.文化散文
7. 样板戏
8. 新写实小说
二、简答题(5*10=50)
1. 简述“言文合一”与五四白话文学的关系
2. 郭沫若《女神》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3. 赵树理的叙事特征是如何体现民族风格的
4. 对杨朔散文模式进行评价
5. 简述当代文学朦胧诗的美学原则和美学追求
三、论述题(3*20=60)
1. 简述曹禺《雷雨》的结构特征
2. 90年代小说创作如何体现后现代特征(记不太清楚,求证)
3. 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赏析
原文: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注:1. 白莽:中国诗人,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华,笔名一署殷夫,浙江象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2. 徐培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署署长。一九三四年间因航空署焚毁,曾被捕入狱。
文学理论(817)
一、简答题(3*20=60)
1. 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3. 歌德对拜伦的评价:拜伦通过遵守整三一律来约束自己,对于他那种放荡不拘的性格来说,倒是很适宜的。假如他懂得怎样接受和道德方面的约束,那多好!他不懂这一层,这就是致他死命的原因”,“但是他在创作方面总是成功的。说实话,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作诗就像女人生孩子,他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作为诗人,他显得像绵羊一样柔顺。”说说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和日常个性之间的关系。
二、论述题(2*45=90)
1. 西蒙?惠特曼的一段话,讲的大致是三点:A.事件具有因果关系;B.这种因果关系不是简单线性的;C.这种因果关系有时是明显的,确定的,有时是暗示的,隐蔽的。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 一段话,主要包括3点:A.“诗家语”;B.《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直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C.王国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说说抒情话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