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这段路,算是告一段落了。忙完毕业的相关事情,也就等着开学后的下一段经历了。本人出身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的编辑出版学,荒诞无知的度过了大学二年,到大三开始在就业和考研之间做决策。当然,可想而知,最后还是考研了。考研是一场拉锯战,历时长,环节多,一步出了差错,就很可能竹篮子打水了。
英语:在时间分配上从准备起到八月份每天占到总学习时间的一半,即使后期也要保持四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再者,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报一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从老师那里学习一些经验和方法,当然,自己也要不懈地坚持和摸索,学习是没有所谓的捷径的。英语从大的方向又分为单词、阅读以及作文。单词复习中,准备两本单词书(务必扎实),一本是单纯的单词书,我用的绿皮书,一本是真题中找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备考前期我过了两遍,一天背一个半小时,大概用了七十天。然后采用车轮战的方式进行记忆,特别有效。另外的一本单词本,正面写英文,背面写中文,标记出处(哪年真题哪年阅读),方便做第二遍第三遍真题查找,第一遍整理完就可以直接背真题里的单词了。
阅读: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反正就是车轮战,不停地做和思考,重在分析。以近十年的真题为重,至少做三四遍。做完阅读后,可以先不要着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修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面对整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距,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思考自己的答案,然后对答案,当然,对选项的分析也很重要,有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顺便练了翻译。我阅读用的张剑的书,此外我再推荐一本考研真相,他后面的例句对作为练习很有帮助。关于做题方法,采用穿插问题答案法,先看第一道题目,圈关键词,不看选项看文章,查找第一题答案,分析选项,然后第二道题目。暑假期间开始你的第二轮复习,始终选择在下午。
作文:模板并不能得高分,只有一个诀窍,不断积累和背诵,我从十月份开始一天抽一个小时背诵作文或阅读中的句子,用的王江涛的书,背了从97年开始的大小作文两遍,目的是总结自己的三四个模板,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在此特别推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背背雅思上的作文,特别地道,特别是用词,我后期背了五篇,受益匪浅。
政治
虽是一个文科生,看到政治大纲的时候还是有点头疼,高中的历史和政治糅合成一本书了,而且考查的内容重点完全不同。但还是不要把太多时间花费在政治上面,九月份大纲出来再看政治都来得及。我对政治没有太用心,所以考的不是很理想。
政治推荐教材就是大纲解析(传说中的红宝书,是九月份出来),后期有风中劲草(是对历年考点的梳理,知识的简洁版方便背诵)。我看了两遍红宝书,背了一遍风中劲草。前期每天1个小时看书,看大纲解析,配套《肖秀荣的1000题》,这个可以很好的查漏补缺;中期慢慢变成1.5小时,加上一些做题;十二月份时就每天2小时,包括看书、做题和背大题。十二月份心态不是很好,因为政治复习不太好,做很多模拟题选择题都是20+分,《肖四》《肖八》《蒋五》《任四》我都做了,但都是出其不意的糟糕,这个很打击信心。但是考研就是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心态一定要及时扭过来。今年肖大大没有押题,考前图书馆好多人狂背《肖四》呢。虽然《蒋五》今年押题了,但是我没有印象,做过的题印象不是很深刻。个人建议,有时间几套题都做做,历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政治多做押题卷,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的来说,政治过线比较简单,只要跟着节奏走,差不多都能过。客观题至少30+分,政治拿高分才有希望,主观题大家得分都差不多,考试的时候多往上面答,卷面一定要整洁。考前背背历年真题和各种押题的大题,然后模拟两套,就会有答题的感觉。
浙大学硕的题目变化很大,2015年才恢复招生,15、16年这两年的试题还算简单,17年题目开始灵活起来了,但还可以按一般理论来答。18、19年的题目和题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渐渐开始稳定下来,所以20级考研的朋友要格外重视近两年的题目。
在题型上,实务这门的变化最大,传媒经济占75分,这两年的题目基本上都可以从参考书目《传媒经济》的课后题目中看到痕迹,但有越来越向外拓展的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三道题,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原题,所以这本书需要背诵(我恰恰没背,这两道题直接放弃掉),此外实务里会有热点的题目,所以热点也需要关注,但不需要把注意力全放在热点上,只要理论基础扎实了,热点的分析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理论这门无疑是越来越难了,基本可以断定,题目已经脱离了参考书内容。因为现在的传播学教程还是沿袭主流传播学研究中5w的框架,基本上以经验学派的理论为主。如邵老师这本其实就是按照传播本体论、传播过程论、传播方法论、传播主体论……逻辑来展开的,当然还有浙大专有的一些知识点。在近两年的试题中,这种最基本的知识点已经很少涉及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经验学派的内容不重要,因为经验学派的内容里包含着一种控制论的传播观,而批判学派就是对这种控制主体或意识形态的批判。
在掌握两本参考书的基础上,还需要大量拓展批判学派的内容,这不仅是为了应付名词解释,还是培养一种批判的思维,应用到论述题的答题中,也会增色许多。
传播学的外延是很广阔的,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符号学等内容,在浙大的试题里其实也大量涉及社会学的东西。包括我在复试抽到的面试题“利用一种传播学理论去解释当代人普遍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这其实就是社会学的范畴了。所以总是有一些学妹问我需要看哪些书,重点是哪些,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书中得到了多少,这些恰恰都反映在了我的思维模式和答题里。很多同学找不到真题,其实可以在考研文库上搜索到学长学姐上传的真题,资料和笔记也都能够找到。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经验,比较简洁,希望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其实考研需要自己去体悟,完全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复习也是不行的,某种方法适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借鉴前人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青春不怕梦大,就怕没有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