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202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前辈考研备考成功经验超详细分享

新祥旭小黄老师 / 2021-11-24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对于考研有的同学是因专业而择校,有的同学的目标则是因为想去某个地区而择校的。而我是既喜欢华中师范大学,也喜欢它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也有这么两个困扰,如果是想学好这个专业,想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深耕的同学来说,专业优先。

对于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环境,或者说留在某个城市的同学来说那一定是学校优先。因为一个好的学校会给你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也会让你留在这个城市更容易。当然一般来说,好的学校和厉害的专业一般都是匹配的,尤其是历史学,除了河北大学的宋史。

因此大家在历史学考研择校的时候尽量选211、985,再不济也要选一个省会城市命名的师范大学,如四川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

二、关于华师历史文化学院近几年的考试难度分析

考研界传着一句话:“衡量一所学校报考难度和热度的标准之一就是报录比”,现在将华中师范大学近三年的报录比加以统计来做一个分析: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

1.中国史和学科教学的报录比趋势是一致的,而世界史的报录比呈现上升趋势,考研难度处于一个下降趋势。

2.中国史和学科教学在2020年的报录比都有一个上升趋势,但是到了2021年又降下去了。这一点需要明白当时的特殊原因:初次统考,大多数学生准备不及而改变学校,加上疫情原因保护第一志愿,所以2020年入选难度降低。之后应该会持续保持10%左右的报录比,这是各位同学需要注意的。

但是我们在择校的时候不应该仅仅通过报录比来判断考试难度,我们知道各个学校的招生人数一般每年都是固定的。那考试难度还应该考虑可提供给大家的招生人数来决定。比如同样是130个招生名额,一年推免人数50人,一年推免人数30人。那这样的条件下肯定后者的考试难度要大大降低的,那么就华中师范大学今年来说官网已经除了推免名单是37人,去年是46人,那今年的难度相较于去年就会有所降低。所以,今年华中师范大学的考试环境肯定是优于去年的。

三、关于学院学科的一些信息

(一)方向分布及其简单介绍

1.中国史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在华中师范大学算不上强势是学科,尤其是现在隋唐方向暂时没有老师了,魏晋南北朝的老师明年才可以带学生,如果有意这方面的,就可以劝退啦!至于其它时段都还是可以的。

(2)中国近代史,它分为中国近代史(系)和中国近代史(所),前者就是历史文华学院里面的一个分支,后者是章开沅先生创立的一个独立于学院的研究机构,资源都更加倾向于后者,后者也是我们院的招牌。

(3)世界史:方向偏多,但各个方向都几乎有相应的老师。

2.相关导师介绍

我院老师偏多,大家辈出,直接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中找到教师介绍就可以啦。

四、初试备考攻略

(一)专业课参考教材及复习方法

1.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复习要点:

(1)背住了不一定掌握了——理解记忆、搭建框架才是王道。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很多人对于历史的第一印象就是背会了就会做题了,背确实能给你带来一些知识,而且背诵也是考研过程中一个不可少的过程。但考研历史不应该只有背诵,11本书,上千个考点,只靠背是无法掌握的。历史真正需要被的就是一些关键词(比如时间、人物、地点、观点中的关键词,比如过密型增长、赋税货币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去理解、贯通,想明白历史时间的前后联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比如中国古代不同时段的赋税制度:两汉的租赋制度、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度、唐后期的两税法、明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在教材上、甚至一些资料上就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其实其中蕴含的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从实物税到货币税、从税丁到税地、从量入为出到量出为入(税收原则的变更)、税收程序的不断简化。如果再追问一个为什么,又可以把这个问题想得更明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有了剩余,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这些剩余产品就流入市场,商品的交换需要货币。越到后期,人口统计工作越难(统计成本),所以需要改变税收对象。这就是将知识连贯起来的好处,理解深刻不易忘,不用死记硬惹人烦。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解记忆甚至比死记硬背难,因为它需要你去思考动脑,死记硬背是在逃避思考。理解之后,记住关键词,在考场上再根据关键词展开,这就是把书由厚到薄,再到厚。那那么多复习内容,我关靠理解记忆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吗?那还差一把钥匙,那便是“知识框架”。

(2)论搭建框架的重要性。之所以会觉得世界史难,主要是你不了解它,这个不了解是我们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它大致有哪些内容,正是这种“无知”使我们对其产生了恐惧。但是如果我们把历史知识想一棵树那样理顺其知识点,做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那还不会不会觉得复杂难懂呢?我们以世界史为例来简单看看。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古代史又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世纪,约AD500—1500年),前一个阶段需要知道的就是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这五个模块。后一个阶段就是西欧(诸日耳曼建立的西欧诸国,如法国/英国/德国)、东欧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以及诸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文明、南亚的印度和东亚的朝鲜、日本。

进入世界近现代史,这段历史就是一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其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它采取的一切措施就是为了钱),所以更侧重从纵向来考察其内容。大致就是:资本主义在近代三次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中有了初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对抗王权的资本。然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荷兰、英国确立,接着资本主义发动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朝封建专制开炮。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法国大革命随之发生。当然与此差不多时间,在美洲有了美国独立。

在资本主义壮大的过程中,其逐渐掌握政权,发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所以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入了殖民扩张中(这二者可以说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接着就是进一步膨胀,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时候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内部都存在问题,所以就有了19C末20C初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调整好的继续发展,不好的则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与此同时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专业术语,但是我们要去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自身拥有的实力与好处不匹配,如德国崛起,但殖民地已经没有了,就想重新洗牌瓜分,但英法这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不会同意),就有了后来的一战(区域性的战争)。一战结束后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来善后,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嗜利性与短见,非但没能解决矛盾(战败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反而留下了战争的种子。就有了二战(世界性的战争),二战之后产生了两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由于二者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消灭,其意识形态的冲突浮现,进入了冷战的两极格局。期间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解决战争创伤、以图恢复经济,实现长远发展。但是苏联失败了,最终苏联被拖垮,两极格局结束。

这些顶多算树干的第一级大分支,如果进一步又应该如何搭建框架呢?我们以熟知的中世纪的西欧为例做一个示范,下面如何搭建各个“分支”:

第一节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背景:两个世界的交流——和平与暴力冲突

1.西方蛮族入侵的原因

2.日耳曼人建国(那些分支建立了那些国家)

3.民族大迁徙的历史影响

4.日耳曼人入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影响

第二节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一、王国建立

1.法兰克人:日耳曼的一支,4C进入高卢北部

2.墨洛温王朝(481~751)

⑴法兰克人中的萨利克人克洛维击败罗马

⑵486,克洛维接受基督教,在教会的支持下占领罗马高卢全境

⑶481,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①统一原因:

⑷《萨利克法典》

二、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

1.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

⑴“懒王”时代

⑵宫相势力发展

687,宫相赫里斯塔尔的丕平击败所有对手,统一整个王国,内战稍作平息

Ⅱ查理·马特改革与取代之势渐成

Ⅲ742,其子矮子丕平进一步蚕食

2.加洛林王朝的建立751

⑴751矮子丕平在苏瓦松贵族会议上被承认

⑵754教皇加冕;756丕平献土→教皇国建立

⑶君士坦丁献土(统理权的获取)

3.查理曼帝国(800~843)

⑴查理曼(768~814)扩大法兰克疆域(第二任君主)

⑵800利奥三世为其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

4.《凡尔登合约》与帝国的分裂-843

三、频繁的外族入侵

9C以后正当查理曼帝国日趋分裂时,遭到来自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外族入侵。

1.东边

2.南方:

3.北方:

第三节西欧封建因素的成长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生产力发展

(1)大垦荒运动

2.生产关系的变更

⑴马尔克制(农村公社制度)与委身制和恩地制阶段-墨洛温

⑵采邑制阶段

⑶“特恩权制”

⑷9C世袭领有封地阶段——封建大庄园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三要素:领主、封臣、采邑】

三、中世纪的城市

1.中古西欧城市的产生

⑴背景

⑵途径

2.迅速发展(13~14C)

3.城市的自由

⑴背景:

⑵城市的斗争目标:

⑶自由、自治的获得

Ⅰ主要途径——赎买:

Ⅱ无奈之举:武装反抗,法国琅城

⑷拨云见雾:

Ⅰ消极:

Ⅱ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4.行会——手工业者的组织

5.商人公会——商人的行会

6.商业贸易

四、封建王权的确立与发展

1.封建宗主权的体现

2.封建王权的有限性及其加强

第四节欧洲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一、法国

1.法兰克王国——孱弱的王权

2.从加洛林王朝到加佩王朝(987~1328)

⑴休与诸侯的周旋:

⑵路易六世(1108-1137)的举措

⑶路易七世(1137-1180)大力支持城市反抗领主的斗争

⑷12、13C之交,法国加强王权、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发展到1个新阶段

腓力二世(1180-1223)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成就颇著。

⑸路易九世(1226-1270)“圣路易”

⑹腓力四世(1285-1314年在位)

Ⅰ1302年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会议

【为获取贵族和城市居民支持他与教宗的斗争、议题:向教会征税、代表: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市民代表】

二、英国

1.5~9世纪

2.9~11C的英国

3.诺曼底王朝(1066~1154)

⑴征服者威廉

1066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关键战役:哈斯丁斯会战】

大力推动英国封建化进程(土地占有阶层、农民→农奴、庄园)

1086“末日审判书”(土地贡赋调查薄)(调查全国土地、土地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在索尔兹伯里召开贵族大会,强制全国所有封建主都要向自己效忠,改变“我的附庸的附庸,不再是我的附庸”的惯例。

王权相对集中、较早确立王权政治

⑵亨利一世(1100~1135)

4.金雀花王朝(1154~1399)

⑴亨利二世(1154~1189)

亨利一世死后无嗣,法国安若伯爵亨利以其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是为亨利二世,开启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

亨利二世的最大成就主要在两方面

①司法改革

Ⅰ竭力贬低领主法庭的作用,提高王室法庭的地位

Ⅱ废除了旧日的“神命裁判法”,由“誓证法”和陪审团取而代之,由王室法庭颁布的法律在全国具有普遍效力,形成西方著名的“普通法系”

这些司法制度的改革,大大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势,增强了英国国王的威望

②兵役改革

免除了部分骑士的兵役,规定他们交纳“盾牌钱”,用以招募长期服役的雇佣兵

国王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骑士→乡绅、与贵族分道扬镳

③在位期间牛津、剑桥大学成型

⑵狮心王理查

热衷于封建战争,最终殒命疆场

⑶约翰王(失地王)

①失败的内政外交

Ⅰ同法王腓力二世的斗争中,节节败退,将金雀花王朝在大陆的领地丧失殆尽

Ⅱ在同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冲突中,屈辱称臣

Ⅲ向农民榨取巨额捐税、随意没收封臣领地,

②将权力加以约束

⑷亨利三世(1216~1272)

①意外即位,王权的继续降低

②议会的召开

Ⅰ雏形

Ⅱ贵族与国王斗争的结果——进一步推进

⑸爱德华一世(1239~1307)

①即位之前,参加十字军东征

②1272亨利三世去世后即位,致力于征服威尔士

Ⅰ为筹军费,再度召开议会1295

(Ⅰ)代表:

三、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1.起因:王位继承、领土争端、佛兰德尔的斗争

2.过程

⑴序章

⑵第一阶段(1337~1360)

⑶第二阶段(1369~1380)

⑷第三阶段(1415~1453)

3.影响

4.后续

⑴英:玫瑰战争(1455~1485)

爱德华三世后代:

兰开斯特(红)→都铎王朝

约克(白)

四、德国

1.东法兰克王国

2.萨克森王朝(919~1024)

911东法兰克王路易去世,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为王,开始了萨克森王朝

⑴亨利一世(919~936)

无法建立起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只得通过对外扩张来增强自己的权势(西斯拉夫人)

⑵奥托一世

①内外国策

Ⅰ借教会强化王权

Ⅱ对外扩张

(Ⅰ)东方斯拉夫人

(Ⅱ)南方意大利

⑶亨利四世——与意大利的斡旋

“卡诺沙事件”

⑸亨利五世——外交的延续

《沃姆斯宗教协定》

3.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

王朝热衷对意大利侵略

⑴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52~1190)

⑵亨利六世

⑶腓特烈二世

坚持与教皇及意大利诸城邦相争,在伦巴底同盟的打击下彻底失败,在意大利的权益全部丧失。而德国境内,诸侯猖獗,大肆瓜分皇室领地,封建政治陷人极端混乱状态。

4.大空位时代(1254~1273)

德国完全被封建势力所左右,历代国王建立强大王权和统一国家的企图最终失败

5.哈布斯堡王朝

1356黄金诏书/金玺诏书

查理四世承认皇帝由七大选侯推选,不得世袭

五、意大利

六、西班牙

第五节西欧封建教会

一、西欧基督教化与基督教的封建化

这两者的完成是一个相互并进的过程

1.基督教化——扩张与传教

2.基督教的封建化

西欧各国的封建统治者们,不仅把基督教作为宗教信仰,而且也把其作为教化民众、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和意识形态,因此他们以种种方式来推进:

Ⅰ经济上,各国君主、贵族的大量馈赠和广大民众的奉献、捐赠罗马教会地产急剧膨胀

Ⅱ政治上,免税、禁止行政官吏进人教堂捕人的种种经济、司法特权;由于从各国帝王手中获得大量地产,众多主教、修道院院长也以封臣的身份与帝王结成政治关系,跻身于封建诸侯行列,各地教会也都成为各个封建政权国家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会的制度发展与完善

1.罗马教会全面制度化

①组织制度:

Ⅰ教士:

Ⅱ修士:

Ⅲ骑士团:军事性质的修道团体

②教阶制度

2.教义的完善、礼仪的规范

⑴教父哲学

①神学理论

Ⅰ“三位一体”神学理论,为教权至上提供理论来源

Ⅱ教会救赎制度,原罪、救赎、得救三大信条改进而来

②礼仪

⑵经院哲学

三、教皇与世俗权力的角斗

1.教会内部——自身腐败,威信下降

①克吕尼运动

Ⅰ清除教会自身腐败、改变教权从属王权的教会改革运动

Ⅱ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能干涉教皇的选举

Ⅲ主教应由教皇任命,俗权不得干预

Ⅳ教会要严整纪律,肃清腐败,遏制世俗化倾向等

格利哥里七世

反对世俗授职权、圣职买卖和教士结婚的决议

Ⅱ否认教会从前以封土形式领有的土地是封土

效果:教会组织由松弛而严密,影响力由低落而增高,教皇对教会的领导权

②英诺森三世

Ⅰ基督徒的宗教生活规范化

Ⅱ扩大与整顿教廷机构

Ⅲ改变以往由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的惯例,改由枢机主教巡访各地,监督教会

Ⅳ加强各地主教对下属教区和修道院的管理职责

为教皇干预地方教会事务和任命主教权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教会管理机制

2.教会外部——教权与王权的争斗:核心在于神权是否能高于王权

⑴教皇产生(455罗马立奥大主教称立奥一世)

⑵建立(756年丕平献土)

⑶神权政治学说

四、十字军东征

1.背景

⑴不同参与者,目的不同:

⑵动员

2.过程

五、基督教神学氛围笼罩下的中古西欧文化

1.经院哲学

⑴含义:

⑵内容:唯识论、唯名论

⑶代表作家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Ⅱ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2.社会生活与宗教艺术

⑴教区与圣礼、宗教与税收-什一税

⑵教堂的建筑艺术

①12C以前:罗马式

②12C以后:哥特式(在法国出现,也称“法国式”)

Ⅰ代表建筑:

(Ⅰ)法国巴黎圣母院

(Ⅱ)德国科隆大教堂

(Ⅲ)英国林肯教堂

(Ⅳ)意大利米兰教堂

3.骑士精神及其文学反映

4.中古西欧的学校教育与“七艺”

5.教会哲学

6.加洛林王朝艺术(8~9C)

7.文学诗歌

⑴拉丁文学

⑵方言文学

⑶骑士文学“温文尔雅的爱情”

⑷市民文学

通过分支的细分我们基本上就得到了这一个大分支上面的知识内容,也建立起来这一部分的知识框架,将树上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它的建立一定会使得你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之后,有新的知识就可以放入完善框架,需要相关知识就可以从中调取。

3.统考材料题你需要注意的点:

统考的材料题总共60分,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一道(30分)这里我们以2020年统考真题为例来分析(真题可赠送)。这里问了募兵制兴起的原因,它的要求是“阅读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所以这道题的答案肯定可以在材料中找到一些。看材料讲的重点在于“无赖”这就是解题关键。需要明白“无赖”所指,它不是指品德低下的人(现代人角度)。我们应该从经济角度考虑,无赖指的是流民,流民意味着背井离乡,没有自己土地。原因是啥?战争、土地兼并(政府措施:不抑兼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流民意味着不稳定因素,威胁社会稳定,所以相比于放任其在社会上发展,招入自己的管理中更有利。接着再来,募兵制意味着政府要供养这些士兵,为啥之前不养,现在要养了,因为有钱了,为啥有钱,因为生产力发展,物质基础发达。其它的宋代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将军事置于政府控制之下。所以通过这一通分析,我们就得到了答案:

背景:

①从唐到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宋初中央政府拥有丰厚的物质财富,这为大规模募兵提供了物质前提。

②均田制瓦解后,存在大批无地流民。宋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社会上存在大批无地流民,这为募兵提供了大量兵源。同时政府为了社会安定,有必要将其纳入军队加以管理。

③这也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将破产农民转化为职业军队,以分化农民。

④来自辽朝的强大军事压力和定都开封无险可守的局面下,促使政府大量募兵。

总结:这类题我们要善于从题干(论述题)和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然后用我们的知识来套,来衔接。由点到面,多角度思考。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知识框架,和对知识有较为充分的理解,这又怎么可能做到呢?如果仅仅靠背则更难以应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二)公共课

1.英语:

①单词:跟的是董仲蠡老师(他的书是《研辞》),当然现在考研界大家还是较多的人喜欢朱伟老师,这个因人而异。

②语法:田静老师(她的课也有配套教材《句句真研》)。

③翻译:唐静老师(他的教材《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

④写作:王江涛老师(教材《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老师的课真的很好,在跟他和唐静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你会被他们的经历所感染。

⑤阅读:李旭老师(我没有用英语教材,就是在网上打印真题出来跟着李旭舅舅老师“精研”真题)。

2.思想政治理论:

大家所耳濡目染的就是“政治跟着肖秀荣走”这句话没错,肖大大在考研政治界的权威还是没人可替代的。我也买了他的全家桶,但是他的课和书本看起来太枯燥了,尤其是课程(那里面的老师简直就是在念PPT)。所以我跟的是涛涛(徐涛老师)听他的课很放松,很多复杂的知识通过他幽默的讲解和贴近生活的例子举例,会让你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以让你在枯燥的考研复习中感受到一丝乐趣,那感觉真的太爽了。最近几年,他的押题也挺准的,现在我觉得他可以和肖大大分庭抗礼。

五、关于复试你要知道的点

(一)流程

1.流程:

前一天到校报到→晚上笔试→第二天进行面试

2.面试注意点:

(1)参考教材。一般没有规定的教材,复试笔试基本上都是一些基本知识,难度还不如初试(2021年同学那里了解到的)可以参考(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面试套路:一般老师的提问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中你提到的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擅长点来提问。那我们在准备的时候就有套路可循:自我介绍的时候着重说自己擅长的,一般就是说你喜欢的某一个方面,这个领域有哪些论著和史料,了解一下和老师交流,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二)来自“内部人”的话

华中师范大学的复试时间比较晚,因此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会耐不住就事先调剂其它学校去了,今年基本上来复试了的都取了。复试分数线一般是根据要放多少人进入复试来划线。

六、写在最后的几点

(一)一些经验之谈

1.政治考前一两个月再看,你就凉了。政治绝对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考前背一背就能拿高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政治是有许多要背诵的内容,但是也有很多需要理解,系统梳理的地方。而这些绝对不可能在最后两个月能完成的(除非你在这两个月中不怎么管你的专业课和英语,这可能吗?)

2.考研难不难?这是我在备考期间问过别人、以及上岸后很多人问我的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只要一且按照计划进行,最终都将水到渠成。

3.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这也是当时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我当时在想,现在准备来得及吗?还能复习得充分吗?现在过来了我想说,没有来得及与来不及之说,只有你想不想以及你有没有那个决心。我觉得说来不及的人都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犹豫找借口!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一天所能达到的目标,而低估长时间(一个月、一季度、半年)所能达到的成就。

(二)最后的最后

如果世界上有奇迹,那它一定是努力的又一个名称。

越努力,越幸运。不服输的我们一定能配得上一个更好的未来,

A BETTER YOU,A BIGGER WORLD。加油,学弟学妹们!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