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目的
1.主要考察考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要求考生答题时按题型审题答题,知识、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字迹清晰,无错字病句,有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曲总体把握
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第六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规范问题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价值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第四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一节国际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国家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第五章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第二节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
第三节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六章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第二节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第三节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四节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情况
第七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文化学与艺术学上的分类研究
第三节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四节国际文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的制定
第六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体系
第七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的分类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的价值评定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第九章他文化的艺术
第一节原始艺术
第二节艺术的定义
第三节小型社会中的艺术
第四节艺术家的价值观
第五节审美传统的多样性
第六节宗教与艺术
三、试题类型
1.简答题;
2.论述题。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五、推荐参考书目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年;
2.《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苑利 ,顾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宋俊华,王开桃,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年。
(以上试题类型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考试试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