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考研英语(二)翻译:你不知道的事(1)》中,相信广大备考英语(二)的同学已经知道,对于翻译的备考,除了务必提高自己理解英文句子的能力,还需要增强的是:对理解的表达,而且是准确的表达上。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具体说明表达“通顺清楚”的标准。
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导致把很多句子直译出来后,即使意思基本表达出来了,但是汉语的表达方式却不恰当、或者汉语里本来没有这种表达方式,这就是“翻译腔”:过度直译,没有考虑汉语表达是否通顺、恰当。例如2010年真题中的:But to Ted Ning, the concept will always have personal meaning.这句话直译是“但是对于泰德·宁而言,这个概念将总是有个人的意义。”这个译文基本是直译,反映了原文的意思。但是译文整体却缺乏连贯性,因为汉语中并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其实,只需要把后半句稍微调整一下,这句就会通顺一些,即“但是对于泰德·宁而言,他对这个概念将总是有个人的理解。”调整的方向在于,“对某人而言,某人……”,把后句的主语即调整为“对于”的宾语,把“意义”调整为“理解”,整个译文连贯性更强。
二、多用“好词”
英语(二)和英语(一)最明显的差别之一在于,英语(一)中所有需要翻译的句子都是长难句,而英语(二)中则会存在大量短句。在具备基本词汇量的基础上,很容易理解这类短句,问题在于如何表达准确。比如2010年真题中的:I have no money. 这句话非常简单,基本意思是“我没有钱。”但是这样的译文却不太准确,也不太出彩。这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既然绝大部分同学能够理解这句话,那么这句话考查的重点又在哪里呢?就在于表达上了。把“没有钱”用好词替换掉,译文立刻更上一个档次。比如,用四字词语“身无分文”既准确地反应出原意,表达又很到位,即达到了“信达雅”的要求。类似的短句还有很多,比如2010年的I was miserable翻译成“我痛苦不堪”则比“我很痛苦”更优秀。
总之,英语(二)的考查重点之一在于“表达”上,希望广大考生可以参考上面两个角度,即避免翻译腔和多用好词,来提高自己译文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同时,在表达上,我们还需要注意动词的“三态” 和一些“陷阱句”,使用“增译”法等,从这些方面也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帮助自己取得高分。新祥旭考研将继续为广大考生推出系列文章,为大家考研成功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