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
二、复试方式
统筹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和学校实际,学校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1号机位选用钉钉,2号机位可选用腾讯会议、中国移动“云视讯”或微信等平台,具体见各学部(院)的《复试细则》。
三、复试分数线及相关复试要求
(一)复试分数线
1.普通计划。按照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分数线)”作为学校第一志愿考生有资格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
2.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251分,学校划定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251分,学校划定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20分。
(二)破格
学校不进行破格复试。
(三)加分政策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有关考生需在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报考学部(院)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学部(院)收到材料后第一时间将材料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无误后方可按照加分政策加分。考生逾期未申请按照自动放弃对待。
四、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考试、综合面试和部分考生的加试。
(一)专业课考试和部分考生的加试
1.专业课考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试题满分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2.凡初试外语选择梵文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英语,试题满分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3.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可以不加试。加试科目难易程度应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试题满分为100分,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以上考试所涉及的试题由考生配合工作人员随机抽取确定。原则上每位考生每个科目不得少于10分钟。
(二)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主要涉及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含思想品德考核)、外国语听说测试等方面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应注重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学术型研究生突出面向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重点考核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服务行业产业发展,重点考核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满分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2.综合素质和能力(含思想品德考核):应重点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进行考核。
3.外语听说测试:各单位须根据考生初试阶段选择的外语(英语或日语)语种进行听力和口语测试;选考梵文的考生须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每位考生综合面试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五、成绩核算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相应权重相加得出,具体计算公式为:
1.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总分/5×初试成绩权重(65%)+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权重(35%)
2.复试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40%+面试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平均成绩)×50%+外语听说测试成绩×10%
六、教育学学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1.一志愿拟录取
2.”一志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拟录取
3.调剂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