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2010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的学科构成改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大纲要求史纲部分在考研政治真题中占到14%的分值,是五个学科组成中分值最少的科目,但统计2010年-2014年的历年政治真题分数发现,其实每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际考察分值在14-20分之间,并没有考生设想的简单。因此,抓住史纲学科的特点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科性质。
我们在辅导授课中一再给学生们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中国近现代史,因此,其考查的角度必然不同于历史科目。但其又依托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就必然要求我们不得不知道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学科既是一门历史学科,但更重要的是一门政治学科。具有历史性、理论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历史性是指历史史实与历史规律;理论性是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复习要强化理论结论;时代性是指与现实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要多关注一些2014年具有周年意义的历史事件;综合性主要是针对材料分析题,不同于其它科目可能会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材料分析题不可能用一个原理或知识点能够完成。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框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的是1840年之后的中国历史,其中,1840-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1949年之后的历史为现代史。从历史时期来看,主要包括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又可划分为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949-1956年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包括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两个阶段;1956至今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78年)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时期的划分,才能够从整体把握中国近现代史,进而发现本学科中的重点考查部分,复习起来就能够游刃有余,高效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