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1. 目标
2. 决心
3.计划
1. 目标:关于考研,相信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有自己一些方向,而如何细化专业和选择学校却是一门艺术。个人观点认为:正式复习前的信息掌控非常重要,这包括你选定的学校信息、专业信息、招生信息、复习资料信息,初试及复试信息,甚至是考试经验等等。只有全方位确认好,你的努力方向才是最正确的,你的复习也是最有效的。
我是2015年5月份有考研的想法,6月份辞职全力备考。当时的第一目标是北航的教育学,说实话,当时真的是为了打擦边球,因为学校的名气和校园环境都很喜欢。但九月份在搜集资料时发现,虽然教育学是冷门,但每年的招生名额非常少,这对于我这个已经工作了三四年的人来说,这种概率我赌不起,于是在马上快报名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名气,专业和报录比都符合心里预期,果断选择。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是经历了一些曲折,好在从311到333的跨度并不大。但信息的搜集和掌握却是最重要的。
2.决心:关于考研,相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可能是一心想钻研学术,可能是刷个学历,可能是想逃避工作,也可能是不知道为何考研而随波逐流。在这里,想劝解想考研的同学,如果决定了考研,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那就闭着眼睛把这条路走完。最忌讳,意志不坚定,考研工作两手抓,结果可能两手空,最终折磨和纠结的是自己。
对于一个已经参加了工作,又返回来考研的学姐的真心劝告是:如果家里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经济压力,希望各位同学能继续读书,尤其是要选择一个好城市、好学校再深造下,虽然工作经验很重要,但是你毕业的平台和人脉,最重要的是你的眼界和见识才是最重要的,切莫做井底之蛙。即使最终研究生毕业后,你和你的本科同学找的是同一份工作,但是请记住,他比你多的经验,你马上就能弥补,但是你比他多的见识和思考却是他怎么也弥补不回来的。
3.计划:考研,是一场和自己的赛跑,同时也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请同学们参照一下学长和学姐们的复习计划,做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份计划一定要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天,甚至是每个小时,这样才能按部就班的前进。这份计划的好处是不仅能让你清楚地知道每天,每个阶段的重点在哪,而且还能够起到安心的作用,它时刻提醒着自己,坚持计划,就会成功。
复习:正式的复习是一场寂寞而又悄无声息的战争.下面我就这两个学科的复习书籍和重点做简单的归纳。
1. 英语:英语是长线的,而不是短期突破的。
单词:个人觉得任何一本考研词汇书皆可,本人没买考研词汇书,是在App上每天刷150单词。
阅读和写作:个人比较喜欢何凯文的讲课风格,故阅读和长难句都是边听视频边做的,这些资料大家在考研帮上或者某宝上皆可找到。写作我是考前一个月背的模板,虽说作文分数多,但只要格式和分析的思路对,分数也不会差很多,所以把精力放在阅读上很有必要。
真题:建议大家复习之初就可以买真题,不要以为做完一遍就万事大吉了,真题需要每个单词,每句话都精抠细读,并且参照答案来使自己的思考思路和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尽量一致,很多时候即使你文章全能翻译出来,但未必见得题能做对,这就是思路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
建议:单词每天都背,阅读从7月份开始按照自己的时间分配,保证每天一篇,写作可放在后三个月突击。
2. 政治:政治是短期内即可提分的。
选择题:建议买1000题,并且参照考纲,一遍一遍刷题,切记,一定要把每章错的题记录下来,并且做到考试前把这些错题也都熟记于心就可以了。文科生可以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理科生建议还是听听详细的视频以及系统的缕缕思路再开始做题,否则挫败感会很强。
大题: 建议9-10月份再关注即可,不必背题,前期只需要留意每到大题的答题思路,参考答案,把握脉络。从12月份开始会有大量的资料,尤其是肖秀荣的考前四套卷,把大题全都背下来就差不多了。16年考研政治的大题在肖秀荣的四套卷里几乎全能找到答案,甚至原题,政治用时最少,但能得六十多分也算发挥正常。
3,专业课:每天的主要食粮
关于买书:一共5本,其中专业一中外史,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专业二教育管理学。我是按部就班在7月和8月把书本结合视频全都过了三遍,从九月份开始抛弃书本,疯狂背诵,一直到考试。但也有一些同学是书都没买,直接买题库背诵的。
关于笔记:个人不建议自己做笔记,一是自己分不清重点,二是自己总结的不全面,但是市面上鱼龙混杂,什么样的笔记都有,你也不确定哪本是最权威的,哪本总结的是最全面的。我选择了新祥旭考研辅导班编辑的333笔记,这是一本题库,囊括了专业一的所有考点知识,虽说有人说这本书比较繁杂,而且很难背,但为了万无一失,在考试前我还是背了五六遍。
专业二的考题,民大出题很规矩,都是后面的思考题,大家只需要搜集资料把思考题全都背下来就可以了。
关于背诵:其实咱们这个专业,主要还是以记忆为主,当把所有的资料都准备齐全后,记忆就是每天的主旋律。而且还要面临着,今天背,明天忘得悲伤。不过就像心理学上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记忆痕嘛,不可能完全忘记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理解着去背,分点去背,需要提醒的是,一定在背答案的同时也要背问题,要不然考试时就会出现模糊的情况,答非所问。我的记忆方法是,把每个问题都抄写在一个小纸条上,放在一个大盒子里,按照顺序背完两遍后,剩下的都是抽纸条背诵,这样能锻炼自己的信息反映和提取能力,也能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儿。并且每背完一遍在题库的相应题前画一点,方便掌握自己的复习进程。
还有一点很重要:在考试之前都不要给自己画重点,只需要记住所有的知识都是应该记住的,无所谓重点和次要。因为我们都不是出题人,机构里分析的也不可能是针对每个学校的,当初我分析民大历年真题得出了爱出题的篇章,但也是在考前突破时重点复习的,从不为自己减少复习量找借口关于顺序:建议专业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
专业二:教育管理学同步并进
关于初试:细节不再强调,只想说,放平心态,准备好一切应该准备的东西,切记手忙脚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只要这段期间努力了,无愧于心了,结果如何,我们都坦然接受。
关于复试:民大的复试个人觉得还是挺公平合理的,时刻关注官网信息,在得知初试过线的时候就开始了复试的准备工作,包括专业课的复习等。
虽然今年没有硬性的专业课知识,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提醒的地方。
英语:口语,抽签来表达一个论题,我当时抽到的是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差异,虽说大体意思已表达清楚,但事后想想还是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当时打听各种小道消息说民大不考英语,于是只准备了英语自我介绍,但站在教室外听到前面同学出来说有英语口语的时候着实慌了一大片,好在自己平时口语还算不错故没有大的失误。故提醒大家,所谓的小道消息只能作为参考,在准备时还是要全面准备。
面试:以抽签和老师提问为主,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建议在网上搜索老师可能问到的所有问题,并做精心准备。当时老师提问的问题我都有准备过。
笔试:民大的笔试是四道题,不是硬性知识点,而是更开放的社会热点问题。
关于初试和复试我不过多赘述,最后预祝各位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60课时两科保线+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90课时两科保分(240分+)+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全科一对一辅导160课时(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咨询老师: 新祥旭考研---邓老师
手机/微信:13366254592 咨询QQ;3364342286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
请大家关注风景园林考研联盟微信公众账号
18同济大学园林考研群45119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