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提示:本试题仅供参考,如需真题原题请联系研究生院。
一、考试科目题型与分值
本试卷满分三百分,考试时长一百八十分钟,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四大板块,题型及分值分布如下:
- 单项选择题(共二十题,每题四分,总计八十分)
- 材料分析题(共两道题,每题三十分,总计六十分)
- 论述题(共三道题,任选两道作答,每题八十分,总计一百六十分)
二、2025 年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分,共八十分)
- 下列制度中,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 古希腊文明中,奠定西方民主政治基础的城邦是( )
A. 雅典 B. 斯巴达 C. Corinth D. Thebes
-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核心原因是( )
A. 海外殖民扩张积累资本 B. 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C. 手工工场技术积累 D. 君主立宪制确立政治前提
(其余十六题略,涵盖秦汉制度、明清经济、近代洋务运动、世界新航路开辟、二战后冷战格局等考点)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三十分,共六十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王安石《晁错论》
材料二:“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材料一体现王安石怎样的改革思想?(十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原因,及二者分歧的本质。(二十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 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 19 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 “近代初期” 的世界发展特征是什么?(十五分)
(2)分析这一时期 “欧洲贸易扩展至世界各地” 的历史影响。(十五分)
(三)论述题(任选两道作答,每题八十分,共一百六十分)
- 论述中国古代从秦汉到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 结合史实,论述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各阶段的核心任务。
- 比较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说明二者的内在联系。
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B(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打破贵族世袭,标志官僚政治确立)
- A(1842 年《南京条约》是近代首个不平等条约)
- A(雅典民主制为西方民主奠定基础)
- D(君主立宪制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稳定政治环境,是核心前提)
(其余十六题答案略,均围绕考点核心逻辑设置)
(二)材料分析题
- (1)改革思想:主张居安思危,主动变革,反对因循守旧;认为改革需果断,避免危机扩大(十分)。
(2)反对原因: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尽变祖宗旧法”,破坏社会稳定,导致各阶层 “莫安其居”(十五分);分歧本质:王安石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主张通过变法解决北宋积贫积弱问题;司马光代表地主阶级保守派,维护传统统治秩序,二者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治国理念的冲突(十五分)。
- (1)发展特征:世界从地区孤立走向初步联系;欧洲开始主导世界贸易,但未完全控制大陆内地;洲际贸易规模扩大但未达近代后期水平(十五分)。
(2)历史影响:积极方面,促进物种、文化、技术交流(如玉米、番薯传入中国);消极方面,引发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亚非拉地区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初步的世界殖民体系(十五分)。
(三)论述题
- 中央集权制度演变与作用:
演变历程:秦汉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宋元强化(宋代二府三司制、元代行省制);明清顶峰(明代废丞相、清代军机处)(四十分)。
历史作用:积极方面,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消极方面,后期压制地方活力与思想创新,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因素之一(四十分)。
- 中国近代化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 世纪 60-90 年代):器物层面近代化,核心任务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三十分);
第二阶段(19 世纪末 - 20 世纪初):制度层面近代化,核心任务是维新变法(君主立宪)与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尝试变革政治制度(三十分);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后):思想层面近代化,核心任务是传播民主科学思想,批判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二十分)。
- 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的影响及联系:
影响对比: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体,引发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跃,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确立欧洲世界霸权(五十分)。
内在联系:新航路开辟积累的资本、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巩固新航路开辟形成的世界格局(三十分)。
四、辅导课程推荐
备考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时,若面临考点繁杂难梳理、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答题逻辑不清等问题,可选择新祥旭考研辅导课程。全科一对一辅导覆盖公共课(政治、英语)与专业课,量身定制复习计划;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由目标院校学长学姐授课,聚焦考点拆解、史料解读技巧与论述题框架构建。
报名即免费赠送历年真题及解析,助力精准把握命题规律。
如有该专业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