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致18学子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关于专业课:
其实无论是初试还是面试,北师教育学(尤其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考试较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个人感觉是更加注重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了。初试试题研究方法占了85分左右,创历史最高(吧);面试的时候也重点提问了本科期间的科研项目,这也许是一种新趋势,值得学弟学妹们注意。当然了,北师依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我本人专业课备考的经验教训,我想给学弟学妹们提几个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1)回归课本。这是来自我自己的教训,前面讲到自己看教材的时候很不走心,翻完一遍之后就没有再读,这种情况下的我,面对今年北师突然“转变画风”的740试题时其实是有些蒙圈的。我建议学弟学妹们时间充足的话,至少把黄济、王策三老师的《现代教育论》,12校连编的《教育学基础》,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以及裴娣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多看几遍。虽然跟着统考讲义走足够应付,但如果想得高分,书一定要好好看。在看书的时候,建议自己整理框架,边看变做笔记。
(2)注重学习方法。
740包括教原、教史、教心、教研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教育学原理理论性比较强,比较零碎,但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耐心、细致,要找出每一部分的联系,还要关注到每一个点。而教育史部分,我认为首要的是理清框架和知识脉络,学习历史时要善于整理归纳,画时间轴、画表格等方法在我看来比较奏效。教心对我来说是最难、也最有趣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以理解为主,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尝试用一些教心理论来解释一些学校里的现象,不仅能巩固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增进学习兴趣。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同样要联系实际,拿着讲义干背是完全没有意义且没有效率的,不妨想象自己要做一项什么研究,从问题提出、到研究设计,到方法选择,到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会事半功倍。
(3)没有捷径,“理解着背”就是法宝。
我觉得考研复习至少要进行三轮,一轮打基础,一轮强化,一轮冲刺。如果时间充足,多进行几轮就更好了。各科知识点理得差不多了,就该立马进入背诵阶段了。我的建议是,每一轮复习拖得时间不要太长,这样很容易出现第二轮开始时发现前面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的现象。
关于英语:
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较少。我认为英语是需要积累的,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底子比较好,可以直接上题开始练习题型,刷真题永远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基础不太扎实,就先从考研单词开始背起。复习之前,还要明确自己在英语上的目标分数,是只求过线呢,还是想考英语往上拉分……要把这个目标分数分配到每一个题型。为了实现目标,阅读至多错几个,作文要写到哪个档次……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1)单词
我不建议买那种又大又厚的单词书,背起来超级没有成就感,其实买真题自带的那种单词小册子就够了。如果为背单词而背单词,效果不会很好,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做题来积累。句型也是如此。每做一篇阅读,把它搞透,生词查出、背过,好的句型积累下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开始的速度会很慢,也许一下午都在搞一篇文章,不要沮丧,坚持下来会有质的飞跃。
(2)阅读
其实单词这一关过了的话,阅读不会有很大问题,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多做题,当然不是盲目做题,每做完一篇都要分析题型特点,寻找错因,做好记录。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越来越有感觉呢。
(3)作文
作文可以靠模板的,但是不建议用网上还有参考书上已经用烂了的大众模板。可以以此为参考,自己组织语言,形成自己的东西。
关于政治:
政治不需要太早开始的。自始至终跟定一位老师就好。研究政治考研题的名师很多,每个人都很厉害,但政治热点是固定的,我考前看了好几位老师的分析,其实大同小异。
英语跟政治的答题都是有技巧的,有条件的可以找一些名师的视频课来听一听,也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我想对2018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研究生考试绝不仅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收获的也远比结果本身多得多。此时的你不再像高考时那样懵懵懂懂,你有着明确的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要坚信,只要努力且方法得当,“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新祥旭2018年考研辅导班第一品牌!!
课程顾问:新祥旭程老师
咨询Q Q : 3170 8530 77
手机+微信:133-8141-6462(新祥旭程老师)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505室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到苏州街站B口出,向北行200米左右即到。
乘坐公交26路、302路、374路、528路、运通110、运通114、运通118到北京地震局站下,向南行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