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距离正式通知被人大录取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算是苦尽甘来了,这些天一直在外地很忙,今天闲下来了,就来写篇经验贴。在我考研期间也因为找不到足够多的信息而备受困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像我们当时一样迷茫,能够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少走弯路,做出效率最高最正确的判断,如果有学弟学妹能通过我的帮助考上心仪的学校,那我就倍感欣慰了。
不记得是哪个恍惚的午后,我做出了报考人大的决定。我的这个决定几乎是决定考研的瞬间做出的,人大她就像一颗种子深埋我的心底。高三时候,政治老师在课堂朗读了一篇文章,借此鼓励身处水深火热中的我们。
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但我仍感谢这段校园光阴。我们一位老师毕业于人大哲学系,他课堂上的人大的人文气息就像一扇充满魔力的大门使我心向往之。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很多人告诉我“理想跟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等等。作为一名“三跨”考生,我思虑过但是我没动摇过,只因她值得我做这样的决定。
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大家复习时候的需要一以贯之。英语是场持久战,但你可以分轻缓侧重点。7月份之前的时间,我把英语的重点放在单词的记忆以及长难句的分析上。时常会有人问我单词应该背几遍,我觉得英语单词背多少遍都不为过,重点是背的方法。我的单词标准就是,看到了单词知道两三个意思就可以,不一定非得把它拼写出来。大家每天都翻一翻单词书,遇到了认识就好。
长难句也是英语的重头戏,如果你看不懂句子,就理解不了意思。长难句的复习,我把重点放在句式结构的分析上。我14年用了一本考试虫的关于长难句的书,觉着还不错。我每天练着分析几个句子,时间久了就会有一种断句时的“语感”。这些事情大家要放在7月前做。
我时常看到有何时该做真题,真题该做几遍的争论。我的想法是,大家不要随便碰真题。英语真题很宝贵,尤其是你第一遍做英语真题,它可以检验出你此时英语复习的真实状态。
对于真题,我把它放在7七八月份集中攻克。因为我本科专业在9月和10月有实习,所以我做了这样的安排。02年至13年的真题,每套我分3天做。第一天下午,我做一套真题,含作文,然后纠正答案;第二天下午,我分析错因并做详细笔记,英语笔记很重要;第三天,我记忆真题中的知识点。英语我都是放在每天的下午复习的,因为考研时候下午考英语。
3天做一套真题,我按照考试时间来限制。我每天早上熟读真题中的阅读,尽快熟悉考研英语的句式。之所以说笔记很重要,因为到后期你会面临各种背诵任务,你很难再花时间查找知识点。在备考前期,大家要梳理出笔记思路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这对于后期的专注背诵有很大的作用,也适用于专业课的复习。
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你就可以做完第一遍真题。需提醒的是,真题你至少要留两套,留在考试前熟悉题感。真题是要多做几遍的,但是每一遍的做法可以不一样。
第二遍做真题的重点,大家可以放在分块做题上。你可以把近3年真题中的完型、新题型放在一下午做完,就是类似这样的做法。第三遍做真题,你主要关心阅读理解,阅读是英语的关键。阅读理解是有出题模式和解题规律的,你多做几遍就会慢慢总结出。实习回来后,英语我主要是复习笔记,熟记知识点。我考前背了作文句式。
英语有两个题型要着重提,一是新题型,二是作文。新题型虽分值不如阅读,但是如果你找准段落的衔接点,这道题得分会比其他题容易些。作文大家可放到考前背诵,但是我不太主张背模范作文。你可以自己总结几个大众化的句型,考场上时间紧,我就只能记起几个句子。作文可以不华丽,但一定要朴实准确。你不要出现低级错误,句子写对就好,前提是不要跑题。
专业课
1.参考书目
我考的是国际关系,分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这3个部分。考卷有两张:国关史和国关综合,含理论和外交。对于复旦的国关,我最想说的是复旦很重视基础知识。其他学校我不了解,但是复旦是这样的。这也是我写此文的主要原因,希望大家不要偏离主航道,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
对于国关史,我看了方连庆的《国关史》套书。复旦指定是顾关福老师的《战后卷》,但是这本书的只有条目性的知识结构。而方连庆的《战后卷》对于知识点及历史事件的叙述很详细。
国关理论,复旦指定的是秦亚青的《国关理论经典导读》。这本书是截取的理论原著来排版的,我看这本书时候,感觉很费脑细胞。我认为老师们选这本书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个及其主要观点等范围性的内容。
我主要看了倪世雄的《西方经典国际关系理论》,这本书很详细,相对于《国关理论经典导读》来说容易理解些。此外我还看了邢悦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这本书以散文题材为主,可谓是通俗易懂,它还可以提供很多理解问题的角度与答题思路。我也看了俞正樑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因为这本书备受推崇。理论的书我就看了这些,其实真正关于理论的书就是倪世雄那本,其他几本都是辅助理解的,不是纯理论的书。
至于外交的参考书,我主要用复旦指定的书,重要的是记忆。我看的书不多,也没有对国关理论的研究,但是这就是我的考研之路。关于专业课,去年跟今年的普遍情况就是,国关理论的成绩要好于国关史。所以希望16年的研友们多注意一下国关史。
2.时间规划
我想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时段。5月底,我把专业课书目看了的第一遍,刚开始看时候,我主要是理解书中讲了书目内容,并按照内容梳理出复习思路。第二遍复习专业课时候,我就做了笔记,并反复翻书。
考前主要是背诵,我一遍一遍地重复。那是个痛苦的过程似乎透支了我所有的记忆力。国际关系大家还可以看白鹤的红宝书,网上都有卖,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两本书。这两本书不贵,却是很好的复习材料。
对于专业课的书,大家不能用看了几遍来衡量,只要还没到考试时候,你就要一直翻看,以免忘记。今年的国关题有考时事性的内容,比如反恐、钓鱼岛、“一带一路”战略等,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关于专业课,我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每年的题都多少会有些变化。例如题型,今年国关史没有了名词解释例;例如分值的分布,这关系到你答每题的时间,专业课答题时间紧凑;例如今年考试紧贴时政等。但是大家不要担心,还是那句话,基础知识最重要。你有扎实基础就好。我报了个辅导班,新祥旭教育,感觉辅导讲课很有耐心。
心态需平稳
心态的调节对于考研很重要。在大四之前,我总是一种放缓步伐慢慢生活的状态。但是考研期间,我每天的作息时间、学习任务等都让我感觉“时间紧绷”。
首先,这会导致周期性的情绪失控。比如我有时会看不进书,有时会莫名烦躁抑郁,充满负能量。这时候,我通常会休息放松一下,大约一周一次吧。其次,坚持了很久后,但似乎没什么成效时,我会质疑自己,会动摇当初的决定。这时候,你只要记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好。坚持下去,一切都会过去的。最后,在考前甚至是在考场上,我们要尽量放轻松。虽然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考试就两天时间,考场上的每分每秒都很重要,过度的紧张不利于发挥。
虽然心态很重要,但是我写的并不多。因为一路走来,可谓是百种心态,悲喜交织,其中滋味只能个中体会。但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你所经历的事情大家都在体验着,这一切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你只要记住,这是正常现象就好。
微信:13366641779
QQ:3191633374
官网:www.xxxedu.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B1座21层新祥旭考研(距离人大几百米可以顺便过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