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二级实体教学科研单位,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直接联系学院工作,并担当学院的学术带头人,整合协调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目前,学院拥有专职教师41人,兼职教师35人。
学院现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5个教研部,组建了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硕士点到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齐全的学科点布局。教师队伍包括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主要成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优秀人才。
近几年,在国家及地方重大重点项目、科学研究等获得重大突破,先后取得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等,获得1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课题,超过三分之一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百分之八十教师主持省部级项目。同时,承担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三十多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是全国7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等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中国近代社会与政治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社会与经济
03 (全日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04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05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
06 (全日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07 (全日制)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93中国近现代史(B)
初试范围
6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和鲜明特征;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893 中国近现代史(B)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反侵略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起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大革命高潮;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复试范围
1.中国近现代史(笔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沙健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专业综合知识和表达能力(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2018复试录取
拟招全日制3人,5人进入复试,皆为外校调剂,最终录取3人
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

新祥旭专业指导
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
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
第三阶段,总结,从最后五十分中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
第四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
考研辅导提供的拓展资料如下:
历年真题: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
其他资料:相关出题导师的期刊文章及论文集、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等;
考研辅导免费提供的附加服务如下:
【1】免费提供考前应试指导;
【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
【3】协助联系导师或者提供导师联系方式;
【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