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8跨考人大新闻与传播专硕专业课第一励志经验分享

【新祥旭考研】 / 2018-08-29

   写在前面

  去年此时在各大网站翻看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贴,我的内心是这句歌词:“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暗自羡慕他们的成功。终于在今天,我也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考研经验了。
 
  我本科是中国传媒大学德语专业,大三一直在德国,8月中旬回来的,所以我其实是从去年9月才开始正式备考的,零基础一战三跨(朝阳跨海淀是跨地区,不接受反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成绩385分,政治65,英语二78,实务115,史论127,    专业课总分第一。
 
  我大四上学期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都有课,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比起其他人来说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对跨考的我能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惊讶。其实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不是要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要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只要你认真投入了,一切皆有可能。
 
  择校与准备
鉴于自己的情况是留学在外+跨考,我一直是想考本校的。但是后来因为受到人大学长学姐的影响,而且考虑到人大离男朋友近一些,我就在去年3月决定了考人大。
 
出国期间,我读了两本托朋友从国内带来的专业课书:《传播学教程》和《新闻学概论》。另外我还看了看中新史,背了一部分,但后来都忘了。对于跨考生来说,这个入门阶段千万不要死背书,要以理解为主;只有理解了,把东西内化在心里,才记得快。
 
这期间我每天都在扇贝打卡英语单词,看看恋恋有词的视频,也会读一读新概念3的课文。
 
  我自己有个微博小号,专门用来考研打卡的。因为大三在国外是一个人一间的宿舍,没有人监督,很容易懒惰。我每天就把完成的任务发在上面,算是一种对自己的监督。不过我的卡打得都很随意hhhh。

  专业课
 
史论
  9月的时候,我才看了两三本专业课书。建议从《新闻理论十讲》和《传播学教程》这两本书入门。《范式与流派》难度大,刚买了之后,我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因为是真的读不懂。那时已经快考研预报名了,而我还稀里糊涂的很迷茫,朋友“劝退”、家人担心,我甚至在纠结要不要报一个稳妥点的学校。
 
9月底,报了个班,我开始听史论课。先是把要讲的书简单过一遍,有个印象,然后听课,一边听一边把笔记记在PPT的备注里。有些难理解的地方,会反反复复地听。取快递的路上会听、在食堂吃饭会听、睡觉前也会听。每一讲大概听了三四遍。听完后,自己再看一遍书,一切就融会贯通了。
 
  至于传媒经济广告公关广电什么的,自己在看主要参考书的同时捎带翻翻!
10月的时候,我在看书听课的同时开始背诵中新史,并按章节和时间线做了思维导图,便于记忆。我建议配合《圣才考研笔记》一起背诵,这本书上很多中新史外新史的名词解释都做的不错。新闻史不必背得太早,因为你会背了就忘,别问我为什么。直到12月我把中新闻史背了三遍,外新史背了两遍。很多同学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一些小国家的名词不用背,但像印报托这样的词人大也考过,只有无死角地全面背诵,考试的时候一旦出现“偏”题才不会慌张。新闻史我没来得及做笔记,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按照关键词记忆法做笔记。例如今年的名词解释“普利策”,你可以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世界报》、黄色新闻潮、普利策奖、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等。复习的时候一看关键词,就能把它们串起来,这样效率很高。

1  1月,我依旧在看书,不过这个时候要多了解热点和论文。
12月初,依旧是看书、背史论。我喜欢早上在图书馆的一个没人的角落背出声来,晚上闭馆前会再次复习一下昨天和今天的内容。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才开始整理知识框架,其实是为了能够对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并且在上考场前更便于自己快速查找知识点。我是把《范式与流派》和《传播学教程》这两本书又看了一遍,稍微整理了笔记,传播学的东西太多了,整理成框架,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

  另外,看书一定要抓重点,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我从9月开始看了四遍,《传播学教程》也看了三遍,每一遍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新发现的或新理解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自己注意多复习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概念。

后期我就是要做真题,其余的题自己边想思路边在书本和网上查缺补漏。微信的“搜一搜”功能很好用,可以查到相关问题的公众号的答案。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题都是有套路的,关键就是要把理论、热点和套路很好地结合起来。
 

  实务
7、8月的时候,我有练习过实务,但是只有消息和评论写作。但人大的题花样多,除了消息评论,还有报道策划、广告文案等等等等。所以我在10月听完史论之后,再一看人大历年真题,还是不会,我开始慌了。于是从11月初开始,我每两三天做一个专项练习,原稿、一稿、听课、二稿,每份作业我都做了三四次。就这样有条不紊地一直做到12月16日,所有实务才练习结束。时间紧张,任务繁重,但是那段日子过得很充实。看着自己逐渐把各种类型的实务题都练会了,心里踏实多了。

  今年人大初试题有一道是让写动画文案,我当时看了很懵逼,因为以前没见过,也没练习过这样的题。但是有一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前练习过报道策划,我答题的时候就也是按照当时练习的思路来的,结果最后分数竟然还不错。
 

  公共课
公共课在于积累,很多人很早就开始做英语真题,政治1000题刷了两遍。但是我开始得比较晚,题做得少,所以最后成绩并不好,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有限的备考经验。
 

  英语
我在国外做过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专项训练,但感觉并没有效果就放弃了,还是建议大家做真题,仔细思考出题人的思路和套路。
8月中旬回国后,我就赶紧开始做真题。我考英语二,但是我把英一和英二的题都买了,从1997年的真题开始做。前几年的题重点做了阅读,刚开始做错很多,每篇最多甚至错四个。后来我采取的策略是,做一套题,口头翻译这套题的阅读,但先别过度纠结错题。等再做两三套真题之后,第一套真题的答案都忘了,再去做第二遍,这时就会发现错得少了,也越来越理解错的原因了。英语一做完了做英语二,也是同样的方法。11月的时候每天开始做一篇真题的完型填空。
 
关于英语阅读,我还看过唐迟的视频,但没有系统地看,只是看个别不会的题唐叔是怎么讲的,他的思路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关于作文,我买了道长的英语作文,里面的套路很适合很久不写英语作文临阵磨枪的同学。离考研还有33天的时候,我和另一个研友相约一起写英语作文,两天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互相批改。大家也可以找一个这样的研友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政治
我从九月底才开始准备政治,但是我建议大家最好再早一个月准备,这样可以为后期专业课冲刺的时候留下更多的时间。
以下按我复习的时间顺序来:
1.肖秀荣1000题+精讲精练:9月中到11月上,精讲精练配合1000,时间紧张,我只刷了一遍。推荐理科生看徐涛的政治视频,生动易懂。
 
2.风中劲草+徐涛小黄书:大概11月中买了这两本书,风中劲草我其实没怎么看,重点读了徐涛小黄书。
 
3.肖八+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把每一道错题都认真背过。肖四12月买的,除了选择题外,大题背了三遍,直到考研前夜。事实证明,肖四押题是真的准。
 
4.真题+肖秀荣核心背诵小书:由于选择题差,我又做了13-17年的真题选择题,用的是肖秀荣的真题,很好用很详实。个人认为要把一道选择题做成四道题,不止要明白正确选项,还有知道其他选项对应的是什么。
 
政治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点,大家最好找适合自己的高效记忆法。我就和男朋友拉了一个小群,我会把看到的听到的不容易记的点全都发到里面,就当一个资料群,这对考前突击复习知识点有很大帮助。考研前两周我借了舍友的核心背诵小书过了一遍,依旧是把不扎实的点发到了自己的小群里便于反复复习。
 

复试
简单说一下。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部分专业课一道必做题,一道选做题(三选一);英语是翻译+阅读理解。英语其实都很简单,主要考试的时候要分点答题,进行总结,少犯语法错误,尽量用自己有把握的句子和单词。面试的时候专业课和英语都是抽题,各有两道题,英语的热点类+生活类。如果你觉得很难的话可以有一次换题的机会,但换了以后就不能再换回来了。
 
建议大家初试成绩出来后要及时做准备,多看英语新闻,多练口语,多读人大老师的论文,再复习复习初试的理论知识。面试的时候关键要保持好的心态。其实在面试进考场前我也很紧张,但是进去之后看到面带微笑的保军老师我一点也不紧张了,老师们真的很友好。只要你保持好的心态,就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发挥出来了。
 

  想说的话
1.关于择校:考人大的新闻传播,不仅要学习新闻和传播,还要学传媒经济、广告、公关、广播电视,参考书二十多本,我不把它们当成累赘,而是当做自己各方面知识的拓展,所以学起来乐在其中。大家在择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要盲目跟风,最后成了炮灰。
 
2.关于复习安排:现在竞争愈发激烈,很多同学很早就开始复习了。我大三出国情况特殊,复习安排仅供参考,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跨考生还是要早点准备比较好。
 
3.关于看书:前期时间充足的时候看书一定要仔细,虽然今年专硕没有考“准社会互动”这个词,但我之前在海龙老师书上看到过,所以也很熟悉。初试题里有一道是考“传播的工具制造者”,我在复习复试的前几天再看《范式与流派》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词也在书上出现过!所以人大真的是很注重基础,而很多东西就在书上,就看你看书是否认真了。
 
4.关于笔记:初期我很多笔记都直接记在了PPT或者PDF上,时间紧张的话,建议用电子版笔记,省时省力。
 
5.关于打卡:我看到现在很多人都在考研上发打卡微博,笔记做得非常漂亮,每天也很充实。但一定记住学习是学给自己的,一定要保证效率,不要让自己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不要只是感动自己。
 
6.关于效率:复习还是要保证高效,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大四每天上午都有课,比起那些专心备考的同学复习时间短很多,但是我的效率比较高。背书的时候我喜欢背出声,因为默念总是过后就忘。
 
7.关于课外:在看书的同时要多了解一些热点,关注一些公众号,下载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客户端,多看看它们消息评论怎么写,说不定考试的时候就用上了。
 
8.关于休闲娱乐:其实我很喜欢玩游戏,学习之余会经常打打王者荣耀(orz会不会带坏小朋友)。在国外的时候空气很好,我也会在下午的时候沿着街跑跑步,放松放松。各位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劳逸结合是极好的。
 
写在最后
要说两句鸡汤,也确实是我复习考研以来的亲身感慨:
1.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我是个零基础的跨考生,复习时间短,我也总是听别人说考新闻传播的不二战是不能成功的,虽然我一直抱着要二战了的想法,虽然很多人都劝退我,我也动摇过,但我内心一直有一种要考人大的执念,这种执念让我坚持了下来。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

 

2.我9月中旬才开始正式复习的,大四又每天上午都有课,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大可不必着急,学习关键在于效率。当你觉得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早

   2019-2020年新祥旭考研辅导班第一品牌

   陈老师

  咨询微信:13552223103

  高分热线:13552223103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A2座2110一2112室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