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靳诺教授、校长刘伟教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是1984年经教育部报请国务院批准首批试办的全国22所研究生院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生院紧紧围绕“稳定规模、改善结构、创新管理、提高质量、提升国际性”的办学方针,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走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不断改革与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性,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造就一流人才。
经国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1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设有20种专业硕士学位,是法律、公共管理、会计、金融、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第一;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9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评估结果为A+,获评A+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四。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8个,排名全国高校第二;获评A类(含A+/A/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13个,排名全国高校第二。
中国人民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790人,硕士生导师148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2位,其中副主任委员9位,委员并兼任秘书长(副秘书长)6位,委员8位,非委员副秘书长1位。
自1984年以来,每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均居全国高等学校前列。自1995年以来,经审核注册的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生数,亦居全国各高等学校之首。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注册和取得学习资格的研究生共13399人,其中硕士生9497人,博士生3902人,外国留学生人数914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业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重要培养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将充分发挥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水平高的综合优势,不断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实现我校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30 文学院 050101 文艺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11 文艺理论 3 130 文学院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8 汉语言基础 823 语言学基础 3 130 文学院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8 汉语言基础 849 汉语言文字学 3 130 文学院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50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3 130 文学院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51 中国文学史 3 130 文学院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52 中国现当代文学 3 130 文学院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53 外国文学与文论 3 130 文学院 0501Z1 古典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46 古典学基础 3 130 文学院 0501Z3 创造性写作 01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 中国文学基础 857 小说写作 3 130 文学院 1303Z1 戏剧戏曲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41 戏剧影视基础 812 中外戏剧史 3 130 文学院 1303Z2 电影学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41 戏剧影视基础 813 电影史与电影评论 3 131 文学院(专业学位)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00 苏州 全日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4 汉语基础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3
101 |
国学院 |
0101J1 |
国学 |
01 |
中国哲学(学制2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7 |
国学专题 |
2 |
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仅本院推免生填报。 |
101 |
国学院 |
0101J1 |
国学 |
02 |
中国哲学(学制3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7 |
国学专题 |
3 |
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校外推免生及统考生填报3年制学制。 |
101 |
国学院 |
0501J1 |
国学 |
01 |
中国古代文学(学制2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7 |
国学专题 |
2 |
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仅本院推免生填报。 |
101 |
国学院 |
0501J1 |
国学 |
02 |
中国古代文学(学制3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7 |
国学专题 |
3 |
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校外推免生及统考生填报3年制学制。 |
101 |
国学院 |
0501J1 |
国学 |
03 |
汉语言文字学(学制2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8 |
语言学与文献学 |
2 |
科目三包含文字、音韵、训诂,科目四包含语言学概论和古典文献学。仅本院推免生填报。 |
101 |
国学院 |
0501J1 |
国学 |
04 |
汉语言文字学(学制3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1 |
古代汉语基础 |
848 |
语言学与文献学 |
3 |
科目三包含文字、音韵、训诂,科目四包含语言学概论和古典文献学。校外推免生及统考生填报3年制学制。 |
101 |
国学院 |
0602J1 |
国学 |
01 |
专门史(学制2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2 |
中国历史综合 |
2 |
仅本院推免生填报。 |
||
101 |
国学院 |
0602J1 |
国学 |
02 |
专门史(学制3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2 |
中国历史综合 |
3 |
校外推免生及统考生填报3年制学制。 |
||
101 |
国学院 |
0602J1 |
国学 |
03 |
中国古代史(学制2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2 |
中国历史综合 |
2 |
仅本院推免生填报。 |
||
101 |
国学院 |
0602J1 |
国学 |
04 |
中国古代史(学制3年) |
全日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
632 |
中国历史综合 |
3 |
校外推免生及统考生填报3年制学制。 |
院系名称代码 |
专业名称方向 |
初试考试 |
复试考试 |
|||
初试专业课科目 |
初试考试科目备注 |
初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内容 |
复试参考书目 |
||
130—文学院 |
文艺学 |
626-中国文学基础 811-汉语言基础 |
中国文学基础: |
文学理论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概论 |
|||||
汉语言文字学 |
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 |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欧美当代文学 |
|||||
古典学 |
626-中国文学基础 846-古典学基础 |
《古典语文学常谈》, 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 |
古典诗学史 |
|||
创造性写作 |
626-中国文学基础 823-小说写作 |
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小说理论基础 |
|||
戏剧戏曲学 |
626-中国文学基础 812-中外戏剧史 |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戏剧戏曲学 |
|||
电影学 |
626-中国文学基础 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 |
《中国电影史》 李少白 高教出版社 2006 |
电影学基础 |
|||
(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 |
354-汉语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
汉语基础: |
专业综合 |
|||
(专业学位)电影 |
336-艺术基础 848-电影基础 |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专业综合 |
院系名称代码 |
专业名称方向 |
初试考试 |
复试考试 |
|||
初试专业课科目 |
初试考试科目备注 |
初试参考书 |
复试专业课内容 |
复试参考书目 |
||
101—国学院 |
国学00-中国哲学 |
631-古代汉语基础 847-国学专题 |
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 |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教研室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
国学综合 |
国学经典:十三经、二十五史、通鉴、楚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