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

王老师 / 2018-10-25

考试内容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五大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25%、15%和10%。  

第一部分生理学(25%)  

一.人体组织结构  

1.生命化学: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组织液。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功能。  

二.表皮系统  

皮肤及附属器的功能。  

三.运动系统  

骨骼肌的组织结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四.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1.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的构成与功能。  

2.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自主神经的特点与功能。  

3.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4.肾上腺与胰腺:肾上腺、胰腺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5.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控方式、负反馈调节机制。  

五.感受器  

1.味觉和嗅觉:味蕾的分布与功能;味觉和嗅觉的传导途径。  

2.视觉器官:眼球及眼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视力的形成与调节。  

3.听觉器官:声波的传导与听力的形成。  

六.循环系统  

1.血液: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运输功能,凝血与纤溶的过程与机制,ABO血型与Rh血型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2.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瓣膜、心肌细胞的特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脏的供血;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循环路径,组织液的生成;心动周期各时相的特点,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3.淋巴系统与免疫: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与特点。  

七.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2.呼吸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呼吸的机制,外呼吸、内呼吸的概念,氧、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的调节。  

八.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肝脏的功能。  

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门脉循环的功能。  

九.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功能,肾脏的供血。  

2.尿生成的过程及调节。  

十.生殖与发育  

1.男性生殖系统:精子的生成过程,雄激素的生理功能。  

2.女性生殖系统:卵细胞的生成过程,子宫内膜的周期性的变化,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十一.代谢与发热  

1.能量代谢: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影响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的主要因素。  

2.发热: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第二部分生物化学(25%)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氨基酸肽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紫外特征吸收峰、变性与复性;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原理和方法,包括盐析、透析、层析、电泳等。  

二.酶  

1.酶的分子结构: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和酶活性的可调控性,酶分子中常含有的辅助因子,同工酶的概念和酶的过渡态理论。  

2.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应用米氏方程,底物浓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酶的调节:酶的可调控性;生物体内酶的别构调控、共价修饰调控和酶原激活。  

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的一级结构,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  

2.D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DNA的双螺旋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3.R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mRNA、tRNA和rR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分子的紫外吸收特性,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糖代谢  

1.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基本过程和生理意义,糖酵解后丙酮酸的去向,糖酵解过程中的3个关键的调控酶。  

2.糖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方式,糖的有氧氧化的调节是基于能量的需求。  

3.戊糖磷酸途径:戊糖磷酸途径分为两个阶段,戊糖磷酸途径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4.糖异生:糖异生与糖酵解不同的三个反应,糖异生和糖酵解的协同调控。  

五.脂代谢  

1.脂肪酸的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2.胆固醇的代谢:胆固醇的转运,胆固醇的合成原料。  

六.生物氧化  

1.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呼吸链排列顺序的测定方法和相应的抑制剂。  

2.氧化磷酸化:ATP合酶的结构与功能,ATP合酶的催化机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第三部分细胞生物学(25%)  

一.绪论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的基本特征,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以及非细胞生命体的基本知识。  

三.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各种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2.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四.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细胞质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特点和意义,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功能和研究方法。  

五.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转运装置、运输的基本过程。  

六.线粒体  

线粒体的基本形态,动态特征及其分子细胞生物学基础,线粒体超微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氧化磷酸化的分子结构基础与转化机制,线粒体的半自主性和起源。  

七.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1.细胞质基质的含义和功能。  

2.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内质网应激及其信号调控;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标志性酶以及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特点,发生和功能。  

八.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细胞内蛋白质分选: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蛋白质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途径和机制。  

2.膜泡运输的途径与机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方式及意义。  

九.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各种类型信号传递的通路,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十.细胞骨架  

1.微丝:微丝的组成及其组装,网格结构的调节与细胞运动,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  

2.微管:微管的结构组成及其极性,组装与去组装,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动力学性质,微管的功能。  

3.中间丝:中间丝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其细胞特异性。  

十一.细胞核与染色体  

1.核被膜:核被膜的结构特点、崩解与组装、生物学意义;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及功能;核纤层的蛋白组成和功能。  

2.染色质::染色质的概念及其化学组成,及组成成分的特点;核小体的结构;染色质的组装、类型。  

3.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相关概念,染色体DNA的功能元件。  

十二.核糖体  

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核糖体的本质,RNA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十三.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1.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细胞周期的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主要事件,以及研究细胞周期的最基本方法。  

2.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类型、的形态学过程,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变化标志。  

十四.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1.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因子(周期蛋白,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因子),细胞周期运转调控机制。  

2.癌细胞:癌细胞的基本特征,癌症发生的过程与机制。  

十五.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影像细胞分化的因素。  

十六.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1.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概念、特性,检测方法,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2.细胞坏死:细胞坏死的概念和特征。  

3.自噬: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概念、特征、过程及其机制。  

4.细胞衰老的概念、特征和分子机制。  

十七.细胞的社会联系  

1.细胞连接的基本概念、方式、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2.细胞黏着的概念和分子基础。  

3.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化学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四部分微生物学(15%)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1.微生物的定义  

2.微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二.原核微生物  

1.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  

2.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3.细菌生长的控制  

4.细菌的耐药性  

三.真核微生物  

1.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2.真菌性传染病  

四.病毒  

1.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特点以及病毒的增殖过程及规律  

2.病毒的致病机制  

五.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六.微生物的代谢  

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2.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  

七.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2.原核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3.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八.微生物生态学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五部分免疫学学(10%)  

一.免疫学概论  

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  

4.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二.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器官的组成。  

2.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胸腺微环境与T细胞分化。  

3.淋巴结、脾的结构及T细胞区与B细胞区,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三.抗原  

1.抗原的概念、特性;熟悉表位的概念。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熟悉抗原的种类。  

3.超抗原、佐剂的概念。  

四.抗体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4.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  

五.B淋巴细胞  

1.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2.B细胞的主要功能,了解B1、B2细胞的特点。  

3.B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  

4.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六.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概念、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2.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  

3.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4.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七.超敏反应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熟悉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