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产品质量认证
2. 内幕交易行为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3.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内容?
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哪些?
5. 税法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6.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哪几种?
三、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30分,共60分)
7.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从事防爆业务的公司。2015年,甲乙公司为争取丙石油公司的加油站防爆项目彼此展开竞争。甲公司向乙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张三支付10万元现金,张三将乙公司的加油站防爆技术方案、定价方式和底价等信息提供给甲公司。甲公司在乙公司的加油站防爆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改进,并最终击败乙公司获得丙公司的加油站防爆项目。2016年,乙公司向法院起诉甲公司侵犯其商业秘密。
请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何谓商业秘密?
(2)法院主要依据哪些法律判定甲公司的侵权责任?
(3)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甲公司作出哪些处罚?
8.2015年11月6日,胡某从赛特公司专柜购买了2件针织衣,折后单价为1000元,共支付款项2000元。赛特公司向胡某出具了购物小票,载明货物名称为针织衣,购买数量2件,单价1000元。针织衣的吊牌载明:面料83%粘胶纤维,17%氨纶,执行标准FZ/T73005-2012,安全技术类别GB18401-2010,等级合格品。随后,胡某请某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所购衣服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载明:检测依据FZ/T73005-2012,检测标准要求83%粘胶纤维,17%氨纶,检测结果为粘纤79.8%,聚酯纤维20.2%,检测结论为所检项目不符合FZ/T73005-201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标准要求。
请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1)赛特公司侵犯了胡某的何种权利?
(2)胡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赛特公司应当向胡某支付多少元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