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目、报录情况、考研经验。
一、院系介绍
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二、招生目录
北京大学中文系
050101 文艺学,全日制
01. 文艺学
02. 文艺美学
03. 中国文学批评史
招生人数:4人
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 630 文艺学
④ 832 中外文学基础
备注:
考试科目④中外文学基础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础知识。
三、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一
考题概况:专业课一一般有四道题。必答题三道,分别关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原理、美学/西方文论三个方面。选答题三道,根据个人的报考方向作答对应题目。
文学理论:
参考书目: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西方文学理论史:
参考书目:董学文著《西方文学理论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参考书目: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专业课二参考本科教材
四、分数线
2018分数线
总分:330,单科50(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
2017分数线
总分:330,单科50(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
2016分数线
总分:340,单科50(满分=100),单科90(满分≥100)
2018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文艺学(3):陈威、苏丹、孔奇;
录取名单
五、考研经验
参考书及答题技巧详解
专业课一
文学理论:
参考书目: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大家看过会发现两本书论述体系并不一样,这在理论研究中是常见的。但它们有内在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即使只读通了《文学原理》,从《文学理论教程》里边出的题,也基本上能自圆其说。只不过,针对某一问题,《教程》里也许会有专门章节展开分析,《原理》里要把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反之亦然。从考试的角度说,考场时间有限,最好有扎实明晰的书本知识做基础,然后再加以发挥。所以两本书都是必要的,做题时,可以根据试题的情况,以一本为主干,一本为辅助,在完整的基础上,又有深化的空间。
答题技巧:如果能找到和所论述的原理相契合的文论家及其观点,不妨适当引用,增加答案的厚度。比如,论文学构思时,陆机《文赋》中的观点、名句就是很好的支撑。
西方文学理论史:
西方文论一般算作文学理论方向的内容。不仅会在必答题中出现,也有过作为文学理论方向的选答题考察的情况。不过2017年,初试、复试都没有涉及西方文论的内容,在近几年算是个例。
参考书目:董学文著《西方文学理论史》。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从 第八章: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 开始,就进入了韦勒克所说的“批评的世纪”,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参考书目: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是丰富而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难,重在记忆。
答题技巧:中国古代文论的不少论述都极具文学性,做题时不妨适当引用。同时古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与论点相符,也可以运用其中。
美学:因为我报考的是文学理论方向,对美学的复习实在知之甚少,暂时不说了。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专业课一的试题不会很偏,大块的东西考察的概率比较大。
另外,由于理解是层层递进的,如果觉得自己更适合由易到难学习的话,我对上述参考书目学习顺序的建议是:《文学理论教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专业课二
最近两年专业课二没考大综合,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内容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我用的参考书是本科时的教材,其实感觉并不是很合适,所以就不推荐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找找北大本校的教材,有可能更适合做题。
题目情况:重点知识还是主流,但相对于专业课一,更有剑走偏锋的可能。比如,可能有很灵活的题,或者所谓的非重点。大家看成绩单会发现,很多考文艺学的人挂在专业课二上,所以一定要重视。
复试经验
1.考生需要提交的资料 (复试报到时提交):
考生在复试时需提供《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以及各种可以证明本人研究潜能的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生源学校本科阶段正式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章)、本人的科研成果等)。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生证的原件及复印件,非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考生应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和准确。
根据研究生院的规定,参加复试的考生需缴纳100元复试费。
2.复试方式和成绩计算:
专业复试均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50%+面试成绩*50%。考生的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面试成绩。各专业将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额满为止。
考研高分咨询新祥旭罗老师 电话/微信:13701149740,咨询QQ:321905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