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厦门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的相关情况。
一、院系介绍
厦门大学会计学系现有会计学本科专业,含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国际会计(ACCA)及CIMA四个专业方向,有8个硕士研究方向和8个博士研究方向,现有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含MPAcc)、博士生、博士后共计1100多人。1987年,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在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厦门大学会计学科以满分的成绩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名列中国会计学科第一名。
厦门大学会计学系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师资力量的建设,现形成了一支具有博士(占全系教师94%)、硕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组成的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80%以上的教师具有在国外著名大学访问学习的经历。目前,全系拥有教授19名,副教授1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
二、招生目录
管理学院
031会计系
会计系招生计划:总人数205人,学术学位38人,专业学位全日制67人,非全日制100人
125300会计(专业学位)
01不区分研究方向;全日制
02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三、参考书目
管综参考书
数学
1.《MBA、MPAcc联考同步复习指导系列:数学分册》袁进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MBA、MPA、MPAcc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陈剑主编,北航出版社
3.《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数学高分一本通》朱杰,上海交通出版社
4.《MBA、MPA、MPAcc联考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陈剑主编,北航出版社
逻辑
1.《逻辑精点》赵鑫全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逻辑分册》孙勇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海滨逻辑:考点精讲》胡海滨,机械工业出版社
写作
1.《MBA、MPA、MPAcc写作分册》赵鑫全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MBA、MPA、MPAcc联考综合能力写作高分指南》陈君华编,北航出版社
大纲解析
《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解析》管理类联考大纲配套教材专家委员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
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三版)
四、分数线
2018分数线
总分:190,单科50(满分=100),单科100(满分≥100)
2017分数线
总分:190,单科50(满分=100),单科100(满分≥100)
2016分数线
总分:230,单科55(满分=100),单科120(满分≥100)
2018录取情况
全日制报考805人,录取66人(含48人推免)+10人(少干)+2人(退役士兵),统考录取18人,录取人中最低分245分
全日制录取情况分析
统考名单中普通考生25人进入复试 。复试人数中250分以上共计8人,245分—249分共计17人,最低分245分,最高分255分。最低分与最高分相差10分,且成绩在都245以上!
普通考生录取人数:18人,录取人数中250分以上4人,245—249分14人,最低分245分,最高分254分。最终淘汰:7人,其中250分以上有4位被淘汰,包含初试第1名,245—249分有3位考生被淘汰。
复试录取率方面:1:1.38,整体而言初试分数基本拉不开差距,复试的表现尤其重要。
非全日制录取情况分析
报考人数396人,录取101人,录取人中最低分190分
五、考研经验
初试经验
(1)数学:管理类联考的数学,主要是高中的初级数学,比如算数、几何、数列、排列组合等。基础知识不难,容易理解,重点就是做题细心和解题速度。自己感觉难的章节就多做几轮。
(2)逻辑:联考的逻辑,这门课很多人以前没接触过,可能会恐惧。我觉得逻辑考高分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解题套路,通俗地说,只要遵循正确高效的解题步骤,正确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所以别担心,知识点不难也不深,要用巧力多总结解题方法,别打死磕题。
(3)写作:写作我还是很喜欢跨考教育老吕的,他的写作我觉得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没有写作水平的人太适合应试了,他的国庆七天集训我很喜欢,写作含金量很高…书就买了写作分册和精点,分册专题都有写,精点后期翻了翻,因为实在没时间。对了写作我是11月中旬开始的,我觉得你们9月开始足够,这个还是要自己写的,真心不难。
复试细则
复试考核
1.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 1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创新精神和能力;本专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考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行为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 3 )外语测试。含外语听力测试、外语口语测试和专业外语测试等方面。
对专业学位硕士(双证)研究生的复试,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2.复试方式主要分为:
( 1 )笔试。主要为专业课测试。
( 2 )实践(实验)能力考核。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 )面试。具体要求: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分钟;每个面试小组专家成员不少于 5 人;参加复试的教师须独立评分;须对每位考生的复试进行记录、录音和录像。
各学院(研究院)还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其它的复试方式。
3. 复试成绩的比例
复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各单位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确定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外语能力等部分的成绩比例。复试成绩的权重为:占总成绩的 30%—50%。
4. 对同等学力考生,除统一规定的复试内容之外,还需加试两门专业课(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可予免试)。加试科目为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的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每门 3 小时,每门课程满分为 100 分。加试课程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达不到 60 分者,视为整个复试不及格。
5.复试工作结束后,复试成绩及录取结果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左右产生并对外公布。如果相关院系在规定时间之内因故无法完成相应工作,可以适度顺延时间。
录取原则
1. 根据各专业(或各方向)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总成绩 = 初试成绩 ÷5 (或 3 ) × 权重 + 复试成绩(百分制) × 权重),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如果考生的总成绩完全相同而招生计划有限,则比较初试总成绩,成绩高者被录取;如果初试总成绩再相同,则比较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之和,成绩之和高者被录取;如果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之和再相同,则比较满分等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之和,成绩之和高者被录取。
2.各学院(研究院)可以院为单位,根据考生总成绩的高低,将候补录取考生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在备注中注明“候补1”、“候补2”、“候补3”…字样,以便在拟录取名单里的考生放弃拟录取资格等情况下能按序补录。(注意:请广大考生自愿和慎重地持有候补录取资格!候补录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到最后很可能出现候补不上的局面。因为考生选择等候候补录取名额而导致丧失调剂机会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同时,在候补录取过程中,如若排序靠前的候补考生已调剂至其它学校,我校将跳过该生顺次候补录取紧随其后的其他候补考生。)
3.复试成绩不及格( 60 分以下)者不予录取。政审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任一门加试科目不及格( 60 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4. 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并报省招生办和教育部审批最终确定。
想了解更多可关注“会计学/会计硕士考研联盟”公众号。
考研高分咨询新祥旭罗老师
电话/微信:13701149740
咨询QQ:3219057729 会计学考研交流QQ群:86241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