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就读于上海某普通一本大学的一名跨考考生,原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本次考研报考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总成绩371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94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38分,名列第三。下面分享一些初试经验,供各位考生参考。
专业信息
01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按照三个模块进行招生和培养。
第一个模块包括文艺学、文学创作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叙事学、后现代理论、文学创作理论、欧洲文学研究、媒体理论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现有指导教师王鸿生教授、张生教授、朱静宇教授、王国伟教授、张念副教授、李弢副教授、汤惟杰副教授、叶凯副教授、解学芳副教授等。
第二个模块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鲁迅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形成了重要的学科影响力,现有指导教师喻大翔教授、钱虹教授、万燕教授、朱大可教授、张闳教授、王晓渔副教授、祝宇红副教授、张屏瑾副教授等。
第三个模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以古典诗学、古代叙事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学科重点,现有指导教师现有崔铭副教授、刘强副教授、周茜副教授、朱崇志副教授、邓军副教授、刘运同副教授、李萍副教授等。
02
(1)文艺学(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媒体理论)
(2)文学创作学
(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欧洲文学研究,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
(4)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
(5)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
(6)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文研究,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
03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硕士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04
18年院线为:政治55分,英语一55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100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00分,总分335分。
19年院线为:政治55分,英语一50分,专业一(汉语言文学综合)90分,专业二(批评与写作)100分,总分325分。
18年供14人进入复试,其中包括一名免复试夏令营优秀营员,最终录取12人(2人未通过)。
19年共16人进入复试,其中包括两名夏令营优秀营员,最终录取14人(2人未通过)。
https://mp.weixin.qq.com/s/vGzP6LocCa78Hf1-6tTIIQ
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一、639汉语言文学综合、867批评与写作
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版)
《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蒋承勇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
专业课复习
专一:639汉语言综合
资料:学校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修订版)》(唐红梅、谭芳版)、同济考研联盟639汉语言文学综合(笔记+真题)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暑假):看完全部参考书目并划出重点,
第二阶段(开学后9月-10月):看完同济考研联盟639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结合原书对照着看),看完唐红梅版外国文学史习题集,勾选重点与自己觉得不容易记忆的部分
第三阶段(11月):二刷同济考研联盟639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对照原书),看历年真题集并计时作答,复习重要知识点。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12月1日-12月21日):三刷同济考研联盟639笔记部分与课后习题,复习之前勾选的部分。
建议:19年的汉语言文学综合是真的“综合”,题目没有专业方向的选做,所以背诵的时候要记得兼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多关注习题集和笔记后的真题,会出现相似的题目。
专二:867批评与写作
资料:《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邱运华版)、知网相关论文、同济考研联盟867批评与写作(指导+真题)。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暑假):知网上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文学批评派别与著名批评家们的观点与文章,尝试进行批评写作的练习。
第二阶段(开学后9月-11月):阅读邱运华版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并划出考试时可使用的观点和材料进行记忆,阅读专著与论文,多做积累,做一些批评写作的练习。
第三阶段(考前冲刺12月1日-12月21日):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写作,回顾之前的积累。
建议:做题时首先读懂材料,抓住一点后展开,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注意平时的材料积累,便于写作时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