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名单已经公布好几天了,一直想着分享一下考研的心得与经验,结果一直拖延到今天,长话短说,直接进入主题。
之前在备考这个专业时就发现相关的信息和经验之类非常少,对我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为了帮助大家努力减少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我把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和大家共享一下。
先说一下该专业的招生情况。18年以前该专业一直都差不多招生四五个左右,再往前我记得还有招生七八个的情况,但是19年情况没想到这么严峻竟然缩减到只招两个,所以可见之后在保送名额增加的情况下,其招生名额应该会较长时间保持如此。所以,初试考的越高也就越保险。
然后是初试方面的内容,考试内容这方面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和资料之类都很丰富,大家往前多翻翻帖子,在各种渠道里多打听打听,这个内容很多也很全我就不再多说了。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今年的经济学内容对微观的考察内容突然加大,导致很多人在这方面吃了点亏,毕竟之前经济学内容只需把宏观搞定基本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所以今年的经济学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复习的内容一定要全面,起码经济学之后必须宏观和微观两手抓。
下来就是复试方面。
首先是参考资料,考前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该专业的学长,也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建议:复试的参考资料主要是两本书——郑国老师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和杨宏山老师的《城市管理学》。这两本书网上都有卖的,初试考完如果觉得发挥不错,尽快入手开始准备这方面的内容。在经过复试之后,自我感觉两本书中的有关城市发展史的内容是考察的重点,面试和笔试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多注意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当然,每年的考察内容可能会有所改变,这是我今年对复试的感受,只是对大家有个参考,复习当然还是越全面越好)。
然后是笔试,关于笔试内容主要分为英语笔试和专业课笔试。英语笔试是全院统一的题目,今年是三道托福阅读和五道长难句的段落翻译。专业课笔试的内容已经有相关的帖子发过了,写的很全,往前翻翻帖子就能找到,这里就不细说了,内容只要把前面说的参考书上的内容有所掌握,大部分是没什么问题的。
最后是面试,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面试官大概有七八位老师,一进屋先把准备好的简历挨个发给老师,然后坐好,老师会提醒你一边是专业课的抽签,一边是英语的抽签。先抽专业课题目,然后回答问题,专业问题一般都是一些基础知识,比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等,当然也有可能会问到一些城市发展的热点类问题,比如京津冀协同等等,提前有所准备,逻辑清晰,声音清楚,术语正确,坦然回答即可。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请咨询:13371689632
专业问题回答完后,老师们会向你发问,很多是针对简历上的问题,或者大学中的科研项目,参加的活动,大学中的学习内容等等(其中的很多都是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的,所以在初试通过之后一定也要重视复试,提前做好周全准备),所以可以看出来简历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在复试前可以找人改改简历,毕竟这是老师了解你的本科生涯的第一手资料。
在各位老师都发问完之后,就是最后一个环节——英语面试。抽到的题目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这个全凭个人手气。其中的内容无非就是包括之前网上总结的各种诸如介绍家乡,介绍学校,介绍喜欢的书之类的问题,这种在网上多搜一搜,有很多相关的总结,提前打印出来,把准备好的答案流畅的表达出来即可;但是也有可能会碰到比较难的题目,比如一些专业英语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个随机性比较大,这个可以提前找找英文文献之类的多加积累。其实,在我看来英语面试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的英语表达能力,碰上很难的题千万不能冷场,能用英语表达到怎么程度就怎么表达出来,因为其目的就是在考察英语的口语水平而不是为了为难谁,如果很难的题也答得很好当然会很加分,如果实在很难但是你也仍然要用英语去回答,尽量让老师看出来你英语口语水平还不错,但是只是这方面的内容有所欠缺,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
说了这么多,其实复试更多在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素养,这些通过面试,谈话都会有所体现。所以,英语不好的就要提前多练习,多开口,谈吐紧张不自信的就要多找机会多练习多发言,这一切都是为了那十几二十分钟的面试做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