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修成正果,感谢这一年来帮助我的所有朋友。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经验分享,毕竟自己也是一路收到很多学长学姐指导,无奈拖延癌晚期直到现在才有耐心坐下来好好写...废话不多说,先说下自己基本情况吧:
01初试备考
专业一我考得不好,只有110左右,看了下,虽然不太好吧,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想说的,610我主要是看张同道老师的《艺术理论教程》,我是自己用的的资料和书又补充了知识点和例子,我认为知识点和例子绝对是拿分的关键了,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背诵。其次就是看了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来补充例子,也有王宏建老师的《艺术概论》可以参考例子。总的来说基础知识点说法可能不一样,但以张同道老师的为主,其它参考例子,丰富一下案例库,容易有高分
名词解释就考察得基础,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其实没有人可以帮忙,可能有范文,但只能自己写,再理解记忆,才能真的背住呀。考到原题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找到真题真的很重要。我们专业要背的比较多,所以这些大题都只能把握思路和关键词,否则背不完的。但其实只要基础知识整理的详细,背的扎实,后期大题只需要刻意强化一下例子部分就好。我就是自己结合真题整理了一些大题,后期直接拿来理解记忆。专业一差距一般不会太大,但如果想要拿高分其实不容易,除非你有自己的理解或者例子,有不一样的观点发挥,但发挥空间也不是很大。还要提到的就是一些张同道老师书中没有的或者是不一样叫法的,比如什么通感,意识流…这个只能看各人积累了,也没办法有个范围,在有精力的前提下多去准备吧,以上的书或者是一些买的资料里都能找到一些的。但前提一定是基础过关了,就是张老师书里的基础都会了,因为考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重复,真题里就可以看出规律。
专业二是我有些意想不到的,考了126分,这个分数应该不算低了。首先今年正好改革,暑假准备的有关电影部分,全部没有考,说明…暑假应该做了无用功,但是我安慰自己…大家都做了无用功。但电视部分也不太好准备,没有什么参考书,但黄会林先生编著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胡智锋教授编著的《电视节目策划学》、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可以看看。真题里也只有部分可以用,也不知道怎么考。所以当我进考场的时候,心里很紧张。一看和以往的题果真不一样,至少名词解释有一两个完全靠猜,什么“英与白”我真的不知道是个纪录片…然后“艾美奖”我真的只能写个大概…分值变了,相对应每题写的时间也变了,关键名词解释有点不是我印象中的样子,我以为会考什么真人秀之类的。而论述题和简答题,题量很大,就是全程在写,好在知道要写什么,那个时候我就庆幸自己当时按照节目类型,每个类别选择了一个具体节目分析,然后又按照以往真题和一些常见的题目问法整理了大题,依然是论点和例子很重要,然后记得分点,写小标题和开头结尾,按照分值分配时间和字数,我是10分的题大概就写十分钟,写300-400字这样,当然越多越好,但得记得分值大的一定要给足够的时间。大题其实有迹可循,我是会搜相关的论文,然后加以整合变成自己的再理解记忆,注重结构和审题,如果有准备的话,其实很很容易得分,因为有理即可,而且887更贴近生活,会有话可说。我当时加上专业一一共准备了大概五份电子文档,有基础一些的,也有提高一点的,打印出来,都是后期背诵的关键,也是得分关键。
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模拟训练,卡好时间,练好字,因为两门专业课一定是拼时间的,要分秒必争,然后字好看,你说老师看了会不会有个好的印象分。我还记得当时专业二真的是写到了最后一秒,老师说停笔,我就停笔,然后合上笔帽,真有一种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真努力过,最后出考场,说不激动 ,不想哭我一定不相信。因为考研真和高考不一样,绝对是人生一次惊艳的战场。
02复试备考
我初试完,就整个撒欢了,导致过完年还久久不能进入状态,回到学校,才看进去书,真正开始准备。我初试考了375,能够进入复试,但在知道成绩前我是完全没办法安心准备的,我觉得这样其实不太好,希望学弟学妹们不会这样。但也要知道,大家复试状态可能都不如初试那么好,不要紧张,可能大家都这样,但是越早准备越好。然后复试我有看一些杂志如《中国电视》《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等等和剧本创作的书,但在复试前几天才得知是考作品赏析,也就是说三个小时,先看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再写赏析,今年笔试考了《中国诗词大会》,我在初试准备节目类型时正好以此为例,所以有很多可写的,积累案例真的很重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面试主要会根据简历来问问题,所以要学会用简历给老师抛方向,比如在感兴趣的方向,喜欢的节目,擅长领域,相关作品…我今年就是用喜欢现实主义,分析了《身临其境》来为自己引导了一些方向,然后就是一些很常见的面试问题啦,有准备的话其实不算难回答,但是专业部分就得像我说的,得去引导老师。最后举止要大方,穿着要得体。
希各位学弟学妹注意答题时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答出最高的分数,要放平心态,沉着应考,以上是我个人的考研经历,对你未必有效,只是希望你能够受到一点点启发,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上岸,再次也预祝学弟学妹考研成功!
新祥旭—2020年考研辅导班第一品牌!
咨询QQ:3456470958(空间有相册 可以看下机构学习环境及学员上课照片)
手机+微信咨询:13366797044(新祥旭吴老师)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A2座21层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下C口出北行200米右拐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