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验贴仅仅是别人过往经历的陈述,要批判性地吸收。成功的人似乎都会有很多经验,但这更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上岸之后侃侃而谈,但是备考的时候其实是很挣扎又迷茫的,不会像帖子里那么自如。经验贴只是别人在陈述自己的过去,具体到每一个考生则需要自己再去探索。总而言之,经验贴很多,但是最应该关注的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备考方法,以及是否有相似的背景。
考研政治
政治宜早不宜晚,七月就可以开始复习了。我使用的是肖秀荣全套教材,附赠网课,不需要额外报补习班。我的复习模式是“1+2+1”:看1遍大纲+背2遍大纲+背预测卷。一个靠谱的预测卷很能加分,但是不要把宝都押在预测卷不复习其他部分,万一预测卷不准就很难办了。
考研英语二
单词每天背诵,我用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书,买了大小两本,小的便于携带,大本会有一些句子,有助于理解词汇。单词量决定了阅读你是否看得懂,所以没啥捷径,背吧!真题方面,我是从2005年开始做的,用的是《考研真相》。一篇阅读大概4天全部弄完,第一天做阅读对答案,记下生词背诵(第一遍真题可以不用在意时间,因为正确率才是最最最重要的,正确率上升了速度在训练之后也能慢慢加上来);第二天全文逐字逐句翻译,长难句拿出来分析;第三天分析每道题答案,题型是什么、文中对应点以及梳理文章逻辑思路;第四天看新东方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在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再看视频可以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逻辑。作文方面,我用的是潘赟的《9步搞定考研英语高分作文》,里面都是模板,但还是比较灵活,9个模块怎么写句子里面都很清晰,作文一定要亲自写!不要觉得背了就会,要写动笔!!动笔!总之,考研英语是有一定套路和技巧的,掌握了就能比较轻松!
专业课复习
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专业课可能是最头疼的了。其实我也不例外,刚开始是自己复习,但还是觉得效率太低了,后来在同学推荐下报了新祥旭考研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话说回来,西南大学专硕就三本参考书,《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总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要多过几遍,新闻采访与写作名词考得比较少。建议同学们在6月前把专业课书过一遍,知道大概讲什么。7月份开始就好好认真的看,读,背,整理,书虽然少,但是要背得很熟还是不容易,建议多过几遍,我到考前大概一共过了5遍,还是不够,建议缩短过一遍的周期,多背几遍,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整理出重点。后期,除了听学姐讲解真题外,还要学会结合学界业界热点整理专题。西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对评论写作和实务这一块特别看重,建议多练评论,多看评论,多看新闻,平时多练习下消息之类的实务。关注一些新闻与传播类的公众号,看看推送。专业课300分,是重头戏,要好好弄哦。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着重说一下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性,有的同学不喜欢背书,或者背了就背了,不喜欢关上书口述和整理。背书是输入的过程,只有背了才能记住一些知识点,这远远不够,在背完之后,还要输出,也就是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及时的关上书,口述你背的内容,建议还可以默写知识点,考试也是输出,只有输出没问题了才是没问题了,要不然知识永远不会是你的知识,背书口述默写很痛苦,但很重要,至少我这么认为。
另外要注意专业课可以找老师或学长学姐辅导,特别是必须可以一对一批改作业的。因为论述题和评论写作题只靠个人学习是很难提升的,作业批改很重要!就我而言,最后的2个月都会定期跟学姐上课,课下批改作业的频率也比之前的高,话说新祥旭联系的学姐真心负责,对于跨专业的我来说,学姐的辅导是超级耐心的,而且课下也会安排作业和习题给我。给我这零基础的小白很多帮助,如果有学弟学妹需要的话,墙裂推荐我的学姐哦~
复试情况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老师会不会歧视那些跨考研的同学呢?说你没有新闻传播的学科背景?基础不牢固?这一点不用担心,老师在复试的时候,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的而歧视,考新传的有很多都是跨考的,有些老师甚至会去关心你的学科背景,希望你的本科专业可以和新传结合起来。比如你本科学过数理统计和高数的相关内容,导师会让你做相关性分析的量化研究。又比如本科是计算机的同学,导师会让她研究计算传播学。所以本科不是新传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去年的面试室有5个老师坐在对面,进屋后一定要注意礼貌,主动先打招呼,听老师安排在坐下。可以带简历,去年大部分同学都带了自己的简历。一开始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问我本科的时候读过什么和本专业相关的书,还未回答完,刘丹凌老师就直接打断我开始问我英语问题,当时问我的是What is smart media? 大概说了4-5句就结束了。 晚上是专业课的笔试,当时是学硕和专硕在一起。一共2道题,评论和论述2选一,写800字。评论是霍金去世的材料,论述的大概内容是智能化媒体对新闻传播业的改变。复试结束后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接到电话,告知了自己的复试排名,当时听到后就知道自己能被录取了。 没有通过复试的也会打电话告知,所以复试结束回去后,手机要保持通畅。正式的录取名单是在4月份左右才挂在学院的官网上。
写在最后
无论你最后选择了哪所学校,考研是否成功,都没有所谓的正确抉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更加正确,最后,衷心祝福每一个正在为梦想而努力的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