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关于专业
1. 所属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所属学科:(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3. 专业代码: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4. 专业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和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优良、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帮助学生夯实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聚焦聚力中外比较研究,即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中外文明与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5. 拟招人数:13人
二、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 9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分数线
2020年 总分:325.0 单科(满分=100):46.0 单科(满分>100):69.0
2019年 总分:320.0 单科(满分=100):44.0 单科(满分>100):66.0
2018年 总分:315.0 单科(满分=100):42.0 单科(满分>100):63.0
四、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
5、林建华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
6、《政治学概论》编写组,《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
7、田克勤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五、专业课
可咨询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老师都是直系学长学姐,对专业课更了解。
教育学:
一、关于专业
1. 所属院系: 国际教育学院
2. 所属学科:(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3. 专业代码: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4比较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4. 专业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研究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外语学科改革、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学课程及教学设计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生培养目标在于较全面系统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开展外语课程与教学方向的相关研究,成为具有较强外语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外语教育人才,能够在教育机构、科研部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外语课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比较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以国别研究为基础,包括对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与地区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及实践、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公共政策、智库发展与建设、国际教育法制等的研究与比较;对国际教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研究与预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既了解国际教育前沿动态又能密切联系本国实际,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在国际组织、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高等教育发展与战略、高等教育法律与政策、高等教育质量与保障、高等教育发展要素研究、高等学校治理与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基本问题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科学。培养掌握国内外高等教育思想及相关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在国际视野中审视、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具备较强的政策分析与评价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和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际组织、教育机构、科研部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5. 拟招人数:17人
二、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三、分数线
2020年 总分:325.0 单科(满分=100):46.0 单科(满分>100):69.0
2019年 总分:320.0 单科(满分=100):44.0 单科(满分>100):66.0
2018年 总分:315.0 单科(满分=100):42.0 单科(满分>100):63.0
四、参考书目
教育学:
1. 《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4. 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外教育史: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技出版社;
3.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1. 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 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华师大);
3. 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