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专业
1. 所属院系:中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2. 所属学科:(0501)中国语言文学
3. 专业代码:
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 专业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51年,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机构有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创办有《国际汉语教育》、《人文论丛》等学术刊物。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在学科梯队、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硬件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本方向主要在语言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围绕语言应用展开多方位研究。其特色和优势表现在:(1)基于语料库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依托丰富的二语教学成果,通过大规模的语料调查,探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2)对外汉语语言测试研究:研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测试标准,制定国际汉语教育人才标准;(3)国家语言政策研究:通过研究世界上不同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为我国语言规划提供事实及理论依据,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语言安全。
汉语言文字学: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语法学、中西语言学史和汉外对比下的词汇语法研究。研究特色为:在接触类型学的理论视野下,基于历史的维度和比较的方法,探索汉语语言学的规律与机制。核心优势为:(1)将文字、音韵、训诂等传统语文学同当今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趋势相结合;(2)在汉外对比中探讨语言接触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影响;(3)从学术史角度重新审视中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学术走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方向主要在中外文学关系、海外汉学研究、多语种世界文学研究等领域展开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优势表现在:(1)立足于北外在新时期海外汉学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研究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渗互补;(2)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研究中外文学关系(如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学交流),打破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中西方二元比较模式;(3)深化对亚非各国的文学研究,拓展“世界文学”的空间,弥补在中文一级学科下从事世界文学研究之不足。
中国古代文学:本方向继承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具有鲜明北外特色的研究领域:(1)专注于“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历史的维度;(2)致力于中国文化典籍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为文化传播提供依据,拓展了传统中文学科的新领域;(3)加强对近代戏曲史和京剧海外推广研究,为古老传统寻求发展的新契机。
文艺学:本专业致力于促进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与文艺批评的互动,拓展和深化文艺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特色为:(1)依托北外多语种优势译介外国文论,占有最新研究资料,加速西方文论的传入和研究,关注它们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并与中国现代文论展开对话,重视挖掘其跨文化潜能。同时,注重理论研究与文艺批评相结合。(2)重视中西古典诗学的对照阅读,旨在通过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为中国文论的当代建构提供理论资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方向主要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展开多方位研究,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流行文化等多个领域。主要特色为:(1)强调跨学科的文学史研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置于社会史、文化史、语言史、民俗学等多个领域进行考察;(2)强调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特别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19世纪以来欧美文学和文艺思潮的关系;(3)重视文化研究,关注网络文学、女性文学、影视文学等当代流行文化。
5. 拟招人数:中文学院37人;外国文学研究所2人
6. 研究方向:
文艺学
(01)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
(02)古典诗学研究
(03)中国现当代文艺批评思潮研究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对外汉语教学
(02)语言政策与规划
汉语言文字学
(01)音韵与文字
(02)汉语语法
中国古代文学
(01)先秦至唐代文学
(02)宋代至清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01)中国现代文学
(02)中国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中外文化比较
(02)中外文学比较
(01)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二、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31 语言综合卷(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④ 931中外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三、分数线
2020年 总分:361.0 单科(满分=100):52.0 单科(满分>100):78.0
2019年 总分:355.0 单科(满分=100):51.0 单科(满分>100):77.0
2018年 总分:345.0 单科(满分=100):55.0 单科(满分>100):83.0
四、参考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初试用书:
1、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8年。
2、语言学概论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11年。
复试用书: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8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4、陈章太《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
汉语言文字学
初试用书:
1、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8年。
2、语言学概论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11年。
复试用书: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8年。
3、林焘、耿振生:《音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王力:《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11年。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中外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朱维之等:《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亚非卷)》(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比较文学理论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世界文学
乐黛云著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伊夫·谢弗德著,王炳东译:《比较文学》,商务印书馆。
文艺学
1、童庆炳 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2015年版;
2、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李壮鹰、李春青 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五、真题:(可咨询新祥旭一对一考研辅导,老师都是直系学长学姐,对专业课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