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目的
(一)本门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是否掌握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的一般性规律, 且能指导其观察艺术创作的批评实践。
(二) 要求考生答题时按题型审题答题,知识、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字迹清晰,无错字病句,有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艺术总论
1.艺术的本质;
2.特征和艺术的起源;
3.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4.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哲学、宗教、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
(二) 艺术种类
1.实用艺术(建筑艺术的象征性特征、 中西园林审美特征);
2.造型艺术(中西绘画审美特征异同、雕塑的审美特征、书法的审美特征);
3.表情艺术(音乐的种类、艺术舞蹈的分类、表情艺术 的审美特征);
4.综合艺术(戏剧艺术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电影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镜头语言);
5.语言艺术(语言艺术的间接性的 审美特征) 。
(三) 艺术系统
1.艺术创作(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创作过程、形象思维的涵义及其特征、无意识对艺术创作或表演的作用、艺术风格的涵义、具体表现及其形成的条件、艺术流派的涵义及其形成的不同情况、艺术思潮的涵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 、典型的涵义及其特征、意境的涵义及其特征、
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基本理论(儒家美学, 如礼乐观、中和为美、兴观群怨、温柔敦厚、诗言志等;道家美学,如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天籁之音、物我两忘等;佛教美学的色空观;历代艺术理论,如观物取象、诗缘情、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味外之旨、穷而后工、能妙神逸、虚实互藏、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4.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艺术批评的类型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基本理论、接受美学、形式主义、文化研究思潮、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艺术批评理论)
三、试题类型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五、推荐参考书目
1.《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 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2.《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艺术学纲要》 ,王一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以上试题类型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考试试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