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药学综合二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学、中药学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药学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基本知识。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天然药物化学》部分(100分)
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生物合成和结构修饰等知识,并能够牢记一些有代表性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的天然产物的结构、来源以及相关活性等。
2、《药剂学》部分(100分)
要求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常用剂型的定义、特点、常用辅料、制备工艺、处方分析、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的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3、《药理学》部分(100分)
熟练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经典药物的主要药理机制,掌握经典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了解药理学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天然药物化学 100分,有以下五种题型:
结构类型 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名词解释 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 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综合题 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推导题 共10分
药剂学 100分,有以下四种题型:
名词解释 5题,每题4分,计20分
单项选择题 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简答题 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处方设计综合题 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药理学 100分,有以下四种题型:
名词解释 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 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简答题、 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问答题 2题,每题20分,选做其中1题,共计20分
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
III 考查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 :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典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的生理活性。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各种类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性状、溶解度、酸碱性、显色反应等。
3.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的原理及应用,设计并分析常见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案。
4.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根据波谱学方法能够鉴别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波谱数据推导出化合物的结构。
药剂学
1.掌握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意义;熟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法;掌握药品标准、法规及其重要性。
2.熟悉各单元操作的方式、设备及常用参数;熟悉空气净化与过滤技术、灭菌与无菌技术。
3.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4.掌握液体药剂、片剂、软膏剂、凝胶剂、膜剂、注射剂与眼用制剂的定义、分类、特点、制备工艺、质量要求及评定方法;掌握散剂、 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定义与分类、制备工艺、质量要求及影响质量的因素。
5.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和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尤其是加速实验法。熟悉药物制剂的优化设计方法。
6.掌握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经皮吸收制剂、靶向制剂的定义、分类与特点;掌握各制剂释药原理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及制备方法;掌握各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7.熟悉包合技术的特点、包合材料、包合作用、包合物验证、常用的包合技术;熟悉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选择、固体分散体的类型、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熟悉药物微囊化的特点、微囊花方法、微囊的性质及其质量评价;熟悉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悉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药理学
1.掌握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药理学研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2.熟悉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内容和新药研究的基本程序;
3.掌握药理学中基本概念和术语,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受体、激动及拮抗剂、受体类型;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作用方式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概念;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胆碱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药理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掌握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掌握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和脱水药的分类、作用机制,熟悉代表药物;掌握H2受体阻断药和质子泵抑制药的作用、作用机理、用途及不良反应,掌握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主要不良反应;掌握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掌握抗菌药的基本概念、抗菌药物作用原理及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掌握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机制;掌握磺胺类药SD和SMZ合用TMP增效机理;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阿昔洛韦、碘苷、和齐多夫啶的抗病毒作用特点;掌握各类抗肿瘤药的分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