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有同学复习完第一轮了,我还没怎么看,怎么办?”
不要去跟别人比,当我暑假刚从家里玩够了回来的时候就有人说谁谁看完了第一轮。请记住,别人看得快永远只是你的动力,不是你的压力。每个人的第一轮都是不一样的有人第一轮是书+讲义+练习。有的人是单纯讲义。所以不要跟别人比,8月~1月总共五个月足够考研。列好计划就开始学习。
2.关于“有人模拟了西综250+,我才200,怎么办?”
同上题,不要跟别人比。同时我想说考试之前的所有成绩都只是参考。我身边也有模拟270,最后考下来150的人。模拟题和真题不一样,真题迷惑性很大,而模拟题很多都能看出答案。在此,说一下我认为的真题,这几年西综真题都很偏临床,考得很活,从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这样一条线考。所以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题目都要理解。考前重点不在于做对做错,而是能不能知道出题人考得是什么知识点。我在考完西综时基本知道自己哪些题对哪些错哪些是陷阱,所以交卷前估分就跟出来的分数差不多。
3.关于“我本科不是985不是211,基础一般,可以报名校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我就不是985也不是211。名校的分数线基本是310~320,也就是考了320以上全国名校都可以选,门槛也不是很高。名校有一些冷门的专业,只要是想读名校,要求也不高其实是可以的。另,如果本科学校不是名校,但是有一些专业也很好,是应该读本校的好专业还是报名校的一般专业。我倾向于读名校,我觉得名校给人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平台。我所在的学校有专业在全国名气很大,但是我依旧没有选,因为一个导师带2~3个学生,半年见不到导师一面,基本都是在科室打杂,我个人觉得学到的远不如在名校一个导师一个学生这样好。当然这也是个人看法,如果有人可以报本校院长的,以后留院当然非常好。关于读非985、211会不会有歧视,我想说的是当然多少会有啦,尤其是你报的专业有本校学生报,老师会倾向于收本校生。但是以中大为例,有一部分本科学生保研,有同学外推,有同学出国,剩下考研的其实不多,如果报本校的话又主要报本校最好的专业,所以想通过考研作为跳板的同学,完全是有机会的。建议避开最火的科室,只招1个人的科室。
4.报临床型(专业型)还是学术型(科研型)?
在北京一般都是报临床型,本科是临床医学读的是科硕应该也能考执医,但是要规培什么的,在北京专硕比科硕吃香很多。但是南方学校则以招收学术型(科研型)居多,尤其是上海,非常重视科研。现在国家出台了规陪政策,临床型的好处是以后可能可以少规陪几年(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不过好像是这个趋势),学术型好处就是读博更容易,发文章更多。全国名校的科研型和临床型分的都很开,科研型基本是不上临床的,但是一些地方医科大学医学院界限就不那么清了。只要本科是临床医学的学生都是可以考执业医的。
5.有必要报考研班吗?
我要是跟你说没必要你肯定还是会报,报了就图个心安。我报了英语和政治,新祥旭的班。除了最后去听了政治押题班前面都没听。政治暑假就开始上课,那时候西综英语都还没怎么复习,政治大纲又没出,去听政治课纯粹是听老师过一下。
6.英语是否一定要背单词?
我身边也有没有背单词直接做阅读的同学。也有做得很好的,不过大多英语底子很好。如果英语不怎么样还是建议背单词再做真题,毕竟真题很珍贵的,浪费一篇少一篇,用真题来给单词查缺补漏是很浪费的。
7.西综知识点一背就忘怎么办?
我背东西也一背就忘,所以我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一直相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具体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诸如白血病中基因突变位点)我是考前几天又过了一遍。能理解的理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再背。
8.实习和考研怎么处理?
看到有很多同学回复实习和考研的关系怎么处理的问题哦,我个人是逃了实习(坏学生!)。但是我也有同学没有逃最后也考了350左右的。我觉得逃不逃实习看自己,我是那种需要长时间才能静下来的人,犄角旮旯的时间很难利用(学渣本性暴露),如果有同学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高效学习,实习也是可以兼顾的。考虑到很多同学其实都跟我一样,而且要背的知识点又很多,况且在考研大环境下很多医学院的实习又很水,学不到啥东西(这个看医院看学校看个人),加之以后毕业出来又要规陪。。。啊呀,我是逃了实习(逃个实习借口还这么多),也建议跟我类似的同学可以效仿(还带坏别人)。
9.考研心态问题
1)压力:考研路一般同学都准备半年,时间很长,无论是外出租房还是去自习室学习,最后都会感到非常吃力。失眠是不可避免的,我差不多有好几天整夜整夜睡不着,第一次失眠时好紧张,觉得自己被压力压垮了,又觉得睡不着浪费时间,耽误了复习。越想就越睡不着。后来多失眠几次就习惯了,失眠就失眠吧,失眠就看书去。果然习惯了反倒更不会失眠了。考西综前一晚我3点还睡不着,于是就复习到三点,第二天也没睡着。所以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要太担心。考前西综模拟150+最后考上了的也有。大家一定要相信“苦心人,天不负”!我周边只要认真付出的同学最后结果都很好。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最后成绩都和努力是成正比的。还有,考研过程中最好有战友,在外租房的同学跟别人一起最好,长时间一个人作战真的会憋疯。当时压力很大时身边妹子就开导我,自己也觉得受鼓舞。
2)动力:大家一定要心中有要考上的信念,不要说考不上就工作去就二战去,是工作还是读研,这都是考完以后的事,既然要考就100%努力地考,不想考就好好临床实习嘛,干嘛还浪费半年呢?一定要给自己断了后路。在考研最后几天身边真的有同学的倒计时不是3天2天,而是368天367天,就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了,索性不看,破罐子破摔了。学弟学妹一定不要这样,你们在最后肯定会遇到各种模拟分数差、睡不着、别的同学都胸有成竹自己一团糟的问题。如果因为复习不好就决定二战,那你根本都没想到第二年会碰到的结果。二战会压力很大,常常都会想今年还考不上怎么办,况且战友也少了,相互鼓励的人都没有,一大早大半夜都自己看书,那是很痛苦的。当时我就想到这一点就发誓今年一定要考出去!
3)态度:一定要有“我要考上”的勇气和“我一定能考上”的信念。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几个星期有同学还在追“爸爸去哪”,如果只是缓解紧张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抱着知道新一期“爸爸去哪”出来了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那就不太好了。我考研半年没有上网,上半年看好了考研经验连丁香园都再没上过了,列好计划开始就学习,唯一的通讯工具就是一个不能上网的小破手机,也只跟爸妈联系。 我是自制力很差的人,如果学弟学妹也是这样的,那最好断网。不管是出去租房的同学还是在自习室学的同学,都要心静,考研拼的不是你战线多长,早上几点起,是决心和毅力!想要考上的人自己就会每天早上很早起,高效率的看书。我大学期间都是专业课以外的课都不上,早上7:40起的,但是考研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是6:30起,晚上1:00睡。最后一个月之前我也保持在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看书,不是拼时间,而是有信念。有同学起很早睡很晚,但是到了自习室还拿手机玩,一上午看了3页就3页看了5页就5页,也不着急。这种态度绝对不可以!每天我第一个到自习室我都很骄傲,因为我都看得到梦想,我知道自己没有虚度。说句不好听的话,花着爸妈的钱在这考研,逃了大好的实习机会在这考研,你不努力你合适吗?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好!出来混,好歹要像条汉子!
唠唠叨叨一大堆,希望这些对你们有帮助。人生不一定要一直努力,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期努力将会对你未来有很大帮助。坚持住!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勤奋拼搏的自己!
愿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