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TI,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MTI的英文全称是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中文名称是翻译硕士。这个名称表明:MTI是与笔译(Translation)和口译(Interpreting)有关的专业,跟语言学(Linguistics)和文学(Literature)没什么关系。
2)MTI(翻译硕士)是专业硕士,不是学术硕士。因此,MTI的学制一般是2年,而且学费会比学术硕士的学费贵,大部分学校MTI的学费是每年20000元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术硕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A。MA的学制一般是3年,而且学费比较便宜,大部分学校MA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
3)MTI的学制一般是2年,但有的学校比较特殊,其MTI的学制是3年,比如南京大学。MTI的学费一般是每年20000元以上,但有的学校比较特殊,其MTI的学费是每年10000元,比如南京大学。(上述数据来自南京大学2019年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只能说明2019年的情况。我也不知道2020年的情况是否会保持不变)
4)虽然MTI是与笔译(Translation)和口译(Interpreting)有关的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招生的时候,都会明确区分笔译方向和口译方向。一些学校既招笔译方向,也招口译方向,比如北外和上外。而另一些学校只招某一个方向的学生。比如外交学院只招口译方向,而北京大学只招收笔译方向。
5)MTI的目的不是培养学术研究人员,所以课程大多与翻译实践相关,与翻译研究不太相关。虽然我这么说,但不代表MTI毕业的学生就不能考博深造,只不过MTI毕业生考博的难度会更大。难度大的原因有两个。1)如果要考外语类的博士,基本都必须考二外,但MTI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没二外,所以MTI毕业生必须自学二外,才能去考博。2)MTI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多少理论和科研方法课程,所以MTI毕业生基本不懂学术规范。不懂学术规范的人很难考上博士。
有什么院校招收MTI?
在做出选择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有什么选项可供我们选择。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知道有什么院校招收MTI专业。
全国有200多所院校招收MTI,数量众多,如果我们不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很难说清楚问题。
我认为MTI院校可以分为:211院校、985院校和外语类双非院校。
我在此排除了那些双非且非外语类的院校,因为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去读那些院校。读研的目的有两个。要么拿一个好学校的学位,要么学点真本事。如果你报考双非的非外语类类院校,那么你可能会成为双失青年,既没好学校的学位,也学不到真本事。
211院校可以细分为:师范类211、外语类211、综合类211和理工类211等;
985院校可以细分为:师范类985、综合类985和理工类985等;(中国暂时没有外语类985)
外语类双非院校可以细分为:外交学院、广外、西外、川外、大外、北语、北二外等(这些院校或许整体名气没有211或者985院校大,但是其翻译专业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也建议大家报考)。
如何选择MTI院校?
建议一:想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学口译还是学笔译?
有的学校只招收口译专业,比如外交学院。如果你有志学习口译,外交学院很适合你,师资力量极其雄厚。如果你有志学习笔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或许外交学院就不是很适合你了。外交学院也有笔译课,但是主要的优势在于口译,而且课程也是口译居多。
有的学校只招收笔译专业,比如北京大学。如果你有志学习口译,就不要报北京大学了,因为北大的MTI是英语笔译,不是英语口译。虽然北大也开设了口译课,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口译院校,绝对是比不过外交学院、北外、上外等专业院校的。
希望大家报考志愿的时候,想清楚自己日后要学口译还是笔译,这样对你选校会有很大帮助。
建议二: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要名气还是要知识?
中国把高等院校划分为211和985,以此区分院校的好坏,而一般人又认为985院校比211院校要好。
但是翻译这个学科很特殊,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师资力量教翻译。有的院校是985院校,但是这些院校的优势学科并不是翻译。如果你报考这些院校,或许能够获得985院校的学历,但是却学不了多少翻译知识。
北外和上外是中国最好的翻译院校,但它们也只是211院校,不是985院校。如果你想要名气,那么或许北外和上外没有其他985院校名气那么大。但是如果你要学真正的翻译知识,这两所院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如果大家有志学习翻译(无论口译还是笔译),我强烈推荐大家报考北外高翻和上外高翻,因为这两个地方是中国翻译实践人才培养的重镇。
选择本身没有错,有人喜欢名气,有人喜欢知识。关键在于: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这个很重要。
建议三:认清自己的能力,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报考院校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有人基础好,自然愿意报考名校。有的人虽然基础不好,但也想冲击名校,这种盲目追求名校的心态肯定是不行的。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否则只会吃大亏。
二战的学生特别要注意,要想清楚是否坚持名校。如果坚持名校,要清楚自己会有失败的风险。如果放弃名校,顺便也要放弃心有不甘的心态,否则只会让自己痛苦。
有人问我:如何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否考得上某个院校?
最简单的做法是:做一做意向院校去年的考研真题,看看自己是否能驾驭。但
这个方法也只是一个间接的测量方法,只能大概测出自己是否匹配。我想没有任何人可以100%地准确判断出你的能力是否匹配某个院校,任何测试都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
其实选学校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赌博,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准确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考上某个学校,除非这个人故意选一个比自己能力低很多的学校,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有大概率考上。但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选校,一般都会选一个比自己能力稍高一点点的学校,否则就会心有不甘。
来源于:网络整理
.png)